搜索
首页 作者

《夏日从陈宗之借书偶成》

自从春去后,少省出柴扉。
树暗鸦巢隐,檐空燕迹稀。
忆山怜有梦,当暑咏无衣。
案上书堆满,多应借得归。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平易浅近的文字,表达了诗人闲居生活的情趣。 首联“自从春去后,少省出柴扉。”描绘了诗人春去之后,门扉紧闭的景象。这里的“春去”不仅指季节的更迭,也暗喻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开始。“少省”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仕宦生涯的短暂回顾,也透露出一种豁达超然的情绪。 颔联“树暗鸦巢隐,檐空燕迹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居所的环境。树影掩映下,鸦巢隐约可见,屋檐空荡,燕子已经离去,地上也看不到它们的踪迹。这里以景写情,通过描绘环境的荒凉,反衬出诗人内心的闲适。 颈联“忆山怜有梦,当暑咏无衣。”是诗人内心的自述。他回忆起曾经的山水生活,又感叹现在已无此境。同时,在盛夏时节,没有公务在身,诗人得以悠然自得地读书、吟诗,无拘无束。这一联用典巧妙,情感真挚。 尾联“案上书堆满,多应借得归。”是诗人的自嘲。案头堆满了各种书籍,这些都是他闲暇时阅读的材料。这里诗人运用幽默诙谐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读书的热爱和对公务的厌倦。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了诗人闲居生活的情趣和内心的感慨。通过描绘环境的荒凉和内心的悠然自得,表现出诗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公务的厌倦和对山水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夏日从陈宗之借书偶成》是张弋在宋朝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标题来看,诗人在夏天向陈宗之借书,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对知识的渴求,或者是因为在那个特定的夏天,诗人想要通过阅读来寻找某种精神上的寄托或慰藉。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到宋朝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思想和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由于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书籍的流通变得更加方便,这也为诗人借阅书籍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通过阅读书籍来寻求精神上的满足。
诗词关键字: 柴扉 堆满 上书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