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题丹景山至德寺》

丹景山头宿梵宫,玉轮金辂驻虚空。
军持无水注寒碧,兰若有花开晚红。
武士尽排青嶂下,内人皆在讲筵中。
我家帝子传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丹景山之行。诗人描绘了山中的美景,以及在山中梵宫住宿的体验。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首句“丹景山头宿梵宫”点明了地点和活动。诗人用“丹景山头”描绘了山的高大和雄伟,而“宿梵宫”则展示了诗人在此地的宗教活动。接下来的“玉轮金辂驻虚空”进一步描绘了梵宫所在的环境,使用“玉轮”和“金辂”形容环境之奢华,而“驻虚空”则描绘了环境之壮丽。 接下来的几句诗,“军持无水注寒碧,兰若有花开晚红”继续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其中,“注寒碧”描绘了清澈的溪流注入碧绿的山谷,“晚红”则描绘了兰花的盛开,表现出季节的变换和山中植物的多样性。这些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美丽和丰富性。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武士尽排青嶂下,内人皆在讲筵中”描绘了山中的另一面,即战争的场景。这里用“武士尽排青嶂下”描绘了士兵们排成队列,准备战斗的场景,而“内人皆在讲筵中”则描绘了寺庙中的僧人正在讲经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我家帝子传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对家族的自豪感。诗人以“我家帝子传王业”表达了对家族历史的自豪感,而“积善终期四海同”则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丹景山的美景和神秘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对家族的自豪感。整首诗风格优美,语言生动,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创作背景
《和题丹景山至德寺》是唐朝诗人徐氏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丹景山和至德寺有关。丹景山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古为九陇山,相传三国时蜀汉刘备曾在此避难,因得名“御营坝”。唐代改名为丹景山,成为唐王朝的皇家园林。至德寺则位于丹景山之上,相传为唐僧玄奘出家修行的地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徐氏在游览丹景山和至德寺时,被山上的景色和寺庙的宁静氛围所感染,创作了这首《和题丹景山至德寺》。诗歌表达了她对自然景色和佛教文化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她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果需要更多创作背景信息,可以阅读诗歌鉴赏类文章或书籍。
诗词关键字: 梵宫 积善 兰若
相关诗词
  • 1
    [魏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
    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
  • 2
    [唐]
    周回云水游丹景,因与真妃眺上方。
    晴日晓升金晃曜,寒泉夜落玉丁当。
    松梢月转琴栖影,柏径风牵麝食香。
    虔炸六铢宜铸祝,惟祈圣祉保遐昌。
  • 3
    [明]
    雁落苍烟外,蝉吟夕照中。
    与谁论古道,独自立秋风。
    远岫青无数,晴波碧四空。
    故人成久别,不见寄诗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