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源用张师夔韵》
桑麻遍野荫横斜,茅舍人烟四五家。 便作武陵溪上看,春来何处不开花。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展现了农村的宁静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首句“桑麻遍野荫横斜”,描绘了田野里桑树和麻林遍布,枝叶横斜的景象,表现出田野的繁忙和生机。这句诗通过视觉和感官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田野之中,感受到了乡村的朴实和自然。
“茅舍人烟四五家”,这句诗描绘了农村的房屋,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稀疏的几户人家隐约可见。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农村的景象,还通过数字“四五家”表现出农村的宁静和稀疏,与前一句的繁忙形成对比。
“便作武陵溪上看,春来何处不开花”,最后两句诗以想象的方式,将眼前的农村景象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联系起来。诗人想象如果这里是武陵溪上,那么春天来临,无论何处都会盛开鲜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的宁静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对数字和想象的运用,将眼前的景象与文学典故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
|
创作背景
《小桃源用张师夔韵》是宋朝诗人刘仲达的诗作。诗歌的创作背景往往与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密切相关。然而,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小桃源用张师夔韵》的具体创作背景。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从诗歌的内容、风格和意境等方面,结合宋朝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特点,进行一定的推测和解读。如果您能提供更多的上下文或诗歌内容,我可能能够为您提供更具体的解读。
相关诗词
-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罗绮满城春欲暮。
百花洲上寻芳去。
浦映花花映浦。
无尽处。
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
功名得丧归时数。
莺解新声蝶解舞。
天赋与。
争教我悲无欢绪。
-
听鸣驺入谷,怕惊动、北山猿。
且放浪形骸,支持岁月,点检田园。
先生结庐人境,竟不知、门外市尘喧。
醉后清风到枕,醒来明月当轩。
伏波勋业照青编。
薏苡又何冤。
笑蕞尔倭奴,抗衡上国,挑祸中原。
分明一盘棋势,谩教人、着眼看师言。
为问鲲鹏瀚海,何如鸡犬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