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李师锡太博通判怀州》

洛阳古道登北邙,河内碧山横太行。
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
竹林无踪怀阮籍,路傍有家嗟宣王。
别乘差向二千石,教民惟在亲耕桑。
作品赏析
这首诗《洛阳古道登北邙,河内碧山横太行》是一首描绘作者在洛阳古道上登临北邙山,看到河内碧山横亘在太行山之前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风物的思念之情。 首联“洛阳古道登北邙,河内碧山横太行”,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洛阳古道和河内碧山的环境,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面。接着,诗人在颔联“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表达了对故乡风物的思念之情。诗人早晨骑马出发,傍晚就可以到达,这里的“快马”和“暮可到”都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风物人心皆故乡”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怀念。 颈联“竹林无踪怀阮籍,路傍有家嗟宣王”,诗人通过回忆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和感叹路旁的宣王故居,表达了对故乡历史的怀念之情。这一联既承接了前两联的情感,又为后两联做了铺垫。 最后两联“别乘差向二千石,教民惟在亲耕桑。”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诗人认为,作为地方官,应该关注百姓的生活,尤其是农业和桑蚕业的发展。这里的“二千石”指的是地方官的俸禄,而“亲耕桑”则是对百姓生活的具体描述。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洛阳古道的风物和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历史的怀念和对故乡人民的热爱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关键字: 教民 风物 古道
相关诗词
  • 1
    [宋]
    披沙觅山泉,不知泉在师锡端。
    借师锡端卓白石,不见师泉见山锡。
    须弥芥子不无别,离一离二别胡越。
    我师胡越俱一家,一念遍满恒河沙。
    沙河现作天人相,一杯普供人天饷。
  • 2
    [宋]
    此山岩谷不知重,赤眼浮图自一峰。
    芒蹻随僧践黄叶,晓光消雪堕长松。
    石泉试饮先师锡,午饭归寻下寺钟。
    胜处转多浑恐忘,出山惟见白云浓。
  • 3
    [宋]
    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
    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
    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
    饮水既自知,指月无复眩。
    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练。
    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
    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