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法驾导引》

金茎露,金茎露,绝胜九霞觞。
挼碎菊花如玉屑,满盘和月咽风香。
不老是丹方。
六十七,六十七,七岁见端平。
记得是秋除目好,近年大路到南京。
楚制起诸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它以金茎露为引子,表达了对生命永恒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了金茎露,这是一种传说中的仙露,被认为是长生不老的象征。诗人以此为引子,表达了对生命永恒的向往。他相信,即使人到了六十七岁,只要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善良,就能够达到生命的永恒。 其次,诗人提到了“七岁见端平”,这是对人生阶段的描述,暗示着一个人在七岁时就已经开始看到人生的端倪。这让人想起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意味着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认识到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此外,诗人还提到了“除目好”和“大路到南京”,这是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他记得在秋季的时候,除目很好,也就是政治清明,社会稳定。而近年大路到南京,则暗示着未来的道路已经清晰可见,可以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最后,诗人还提到了“楚制起诸生”,这是对教育背景的描述。他曾经是楚地的学子,受过良好的教育。这表明诗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为他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永恒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生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他的坚韧和自信。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佳作,值得一读。
诗词关键字: 丹方 满盘 诸生
相关诗词
  • 1
    [宋]
    寒日短,草露朝晞。
    仙鹤下,梦云归。
    大椿亭畔苍苍柳,怅无由、挽住天衣。
    昭阳深,暝鸦飞。
    愁带箭、恋恩栖。
    笳箫三叠奏,都人悲泪袂成帷。
  • 2
    [宋]
    重华真主,晨夕奉庭闱。
    禋祀庆成时。
    乾元坤载同归美,宝册两光辉。
    斑衣何似赭黄衣。
    此事古今稀。
    都人欢乐嵩呼震,圣寿总天齐。
  • 3
    [宋]
    新阳初应,乐事起彤庭。
    和气满吴京。
    帝家来庆东皇寿,西母共长生。
    金书玉篆灿龙文。
    前导沸欢声。
    修龄无极名无尽,一岁一回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