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咏史上·李斯三首》

李斯何敢妄坑儒,但作逢君固位图。
造物欲为儒报德,故教草草杀扶苏。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批评李斯的行为。李斯是秦朝的一位重要官员,他曾经下令焚烧和破坏了许多儒家书籍,并杀害了许多儒家学者,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坑儒”事件。而诗中“李斯何敢妄坑儒,但作逢君固位图”表达了诗人对李斯行为的质疑和批评,认为他只是为了迎合秦始皇,稳固自己的地位而采取了这种极端的行为。 “造物欲为儒报德,故教草草杀扶苏”则表达了诗人对坑儒事件背后更深层次原因的理解。诗人认为,这是上天为了报答儒家学者的恩德,所以才让李斯如此草率地杀死了扶苏。这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暗示了儒家学者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李斯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对儒家学者的尊重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对坑儒事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儒家学者的处境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的诗歌,通过李斯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对儒家学者的尊重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通过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对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儒家学者的处境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诗词关键字: 位图 物欲
相关诗词
  • 1
    [唐]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 2
    [唐]
    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
    石如鼓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藓涩。
    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白黑分。
    忽开满卷不可识,惊潜动蛰走云云。
    喘逶迤,相纠错,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
    一书遗此天地间,精意长存世冥寞。
    秦家祖龙还刻石,碣石之罘李斯迹。
    世人好古犹共传,持来比此殊悬隔。
  • 3
    [宋]
    每念李斯首,不及严光足。
    斯首不自保,光足舒帝腹。
    我心异老聃,惊宠不惊辱。
    岂敢示他人,吟之将自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