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孟子·乍见入井》

乍见无从那处生,非思非勉出天真。
苟无物欲相攻夺,人性如何有不仁。
作品赏析
这首诗《乍见无从那处生,非思非勉出天真。苟无物欲相攻夺,人性如何有不仁》是由明朝文人李贽所作。这首诗的主题是人性与仁爱,表达了他对人性本源的看法和对物欲侵蚀人性的批判。 首两句“乍见无从那处生,非思非勉出天真”表达了作者对“人性本善”的看法。他认为,人看到的事物或场景,并非凭空产生,而是自然而然地从内心深处涌现出来的,这种表现并非经过深思熟虑或刻意努力,而是出自人的本真。 接下来的两句“苟无物欲相攻夺,人性如何有不仁”,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他指出,如果人性没有被物欲所侵蚀,那么人性中的仁爱如何可能不存在呢?这里,李贽表达了他对物欲对人性的侵蚀的深深忧虑,同时也强调了保持人性本真、抵制物欲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李贽对人性的看法,他认为人性本善,如果能够保持本真,抵制物欲的侵蚀,那么人性中的仁爱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首诗也体现了李贽批判封建礼教、追求人性解放的思想。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既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又具有艺术感染力,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
诗词关键字: 物欲 人性
相关诗词
  • 1
    [宋]
    圣道不行,自周公殁。
    圣学不传,由孟子卒。
    上无善治,下无真儒。
    章句训诂,煨烬之余。
  • 2
    [宋]
    愿同丑万辈,终老孟子门。
  • 3
    [宋]
    匆匆行役驻无因,缟紵相看足礼文。
    江阔孤舟谁伴我,夜阑尊酒独思君。
    离筵不用歌三叠,元夕重来月十分。
    更欲四方随孟子,此生安得化为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