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草衣文殊赞》

被发袒肩,全身入草。
是真文殊,何须恁麽。
手里底拈不出,觑不破。
七佛之师,败缺不少。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通过对文殊菩萨的描绘和评论来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 首先,“被发袒肩,全身入草”描绘了文殊菩萨的形象,他以一种原始、自然的方式融入大自然,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在智慧的生活方式。 “是真文殊,何须恁麽”一句,表达了文殊菩萨的真实身份和内在智慧无需外在形式来证明,这是一种超越形式、超越表象的智慧。 “手里底拈不出,觑不破”则是对文殊菩萨智慧的进一步描绘。他手中空无一物,却能洞察一切,这是一种超越物质、超越表象的洞察力。 最后,“七佛之师,败缺不少”是对文殊菩萨的赞扬,他曾是七位佛的导师,但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缺,也有缺点和不足。这进一步强调了智慧的普遍性和真实性,无论身份如何,无论有无缺点,都可以拥有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在智慧、超越物质表象的生活态度,以及一种超越完美、接纳不完美的哲学观念。这是一种深刻的哲理,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领悟。
诗词关键字: 文殊 全身
相关诗词
  • 1
    [清]
    禅有南宗及北宗,画家笔法与之同。
    限于地气因殊风,北之巨擘华原翁。
    秋山丛樾凡几重,林凹萧寺隐其中。
    流泉如飞虹,是何结撰杰且雄。
    故应心醉米南宫,约略境界记所逢,文殊五台叶斗峰。
  • 2
    [唐]
    化佛示持帚,仲尼称执鞭。
    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
    伊人自何方,长绶趋遥泉。
    开士行何苦,双瓶胝两肩。
    萧寺百馀僧,东厨正扬烟。
    露足沙石裂,外形巾褐穿。
    若其有此身,岂得安稳眠。
    独出违顺境,不为寒暑还。
    大圣于其中,领我心之虔。
    万法常空灭,无生因忍全。
    一国一释迦,一灯分百千。
    永愿遗世知,现身弥勒前。
    潜容偏虚空,灵响不可传。
    智慧舍利佛,神通自乾连。
    阿若憍陈如,迦叶迦旃延。
    左右二菩萨,文殊并普贤。
    身披六铢衣,亿劫为大仙。
    宝塔宝
  • 3
    [清]
    姊妹石娟娟,回看锁碧烟。
    云深僧梦稳,壁峭客身悬。
    舄下走飞瀑,杖头开洞开。
    文殊峰上立,孤塔共巍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