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白云院》
松花蔌蔌糁苍苔,墙角梧桐取次开。 倚遍阑干人未去,一双白鹭破山来。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觉,描绘了初冬时节,青苔上,松花纷纷,而墙角的梧桐也次第绽放。人倚遍栏杆,而白鹭双双破空而来。
首先,诗人通过“松花蔌蔌糁苍苔”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冷而寂静的世界。松花轻轻洒落在苍苔上,仿佛是冬日的音符,为这个季节增添了几分凄美和诗意。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和寂静,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宁静。
接着,“墙角梧桐取次开”的描述,又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墙角的梧桐在寒冷的冬天中仍然顽强地开放,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这种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乐观和积极。
而“倚遍阑干人未去”一句,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等待。诗人倚遍栏杆,等待着那个未曾出现的人,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但是,尽管如此,诗人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耐心,等待着那个值得等待的人。
最后,“一双白鹭破山来”的描绘,将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白鹭破空而来,打破了冬日的寂静,为这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和活力。这种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热情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以及他的乐观和积极。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
创作背景
根据目前的文献资料,对于宋代诗人余越的《题白云院》的创作背景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因此,无法直接确定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然而,诗歌的创作背景通常与诗人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以及文学风格等因素有关。可能涉及诗人的个人感悟、自然景物的描绘或者社会现象的抒发等。如果您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感兴趣,建议您进一步查阅相关的诗歌解析和文献资料,以获取更深入的了解。
相关诗词
-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