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禅房十事·钵盂》

做处全无渗漏,用时开口向天。
尽大地人饫饱,只图个不知恩。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种看似神秘但实际上非常实用的生活态度。它表达了一种追求纯粹、无瑕疵,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一种对所有人的慷慨和无私。 “做处全无渗漏,用时开口向天”,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精神状态。这里的“做处”可以理解为做事的方式或态度,“全无渗漏”则表示做事的严谨和周全,没有一点疏漏。这两句诗表达的是一种追求完美和精确的态度,无论是在思考、行动还是表达上,都力求做到极致。而“开口向天”则是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意味着愿意分享和交流,愿意接受他人的反馈和建议,从而不断改进和提升。 “尽大地人饫饱,只图个不知恩”,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精神的无私和慷慨。这里的“尽大地人”可以理解为所有人,“饫饱”则表示满足和丰富。这两句诗表达的是一种对所有人的慷慨和无私,愿意给予他人所需的一切,不求回报,只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满足和幸福。这种精神状态体现了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和尊重,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追求纯粹、无私奉献的精神状态,以及一种对所有人的慷慨和无私的态度。这种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严谨、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愿意给予他人所需的一切,不求回报,只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满足和幸福。这样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不仅有助于我们自己,也有助于我们周围的人和社会。
下一首
《月岩》
诗词关键字: 渗漏 用时 开口
相关诗词
  • 1
    [宋]
    衲僧一拶,钵盂口阔。
    天下杨岐,望林止渴。
  • 2
    [宋]
    云漫漫,水漫漫。
    往来一致,高下同观。
    炊无米饭,饱不来入甚易。
    喫粥了也,洗钵盂去还难。
    难难,冬不寒,腊后看。
  • 天下从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一日清闲有谁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