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山下清溪溪上渡》
山下清溪溪上渡,舟回九曲皆奇。 诸峰罗列翠屏围。 烟霞今阆苑,花木昔瑶池。 念念神仙无觅处,洞天留在灵祠。 从教猿鹤笑吾痴。 还山非不乐,未忍负明时。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诗人情感的诗作,通过对山下的清溪、渡口、九曲溪、诸峰、烟霞、花木等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首句“山下清溪溪上渡”点明诗人所在的位置和周围环境,一条清澈的溪流穿村而过,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舟回九曲皆奇”进一步描述了溪流的曲折之美,九曲回环,每一曲都有其独特的美,令人称奇。
“诸峰罗列翠屏围”则展示了周围的群山景色,群峰排列,如翠屏环绕,营造出一种壮美的氛围。
“烟霞今阆苑,花木昔瑶池”两句诗将自然景色与神话传说相结合,描绘出一个如同仙境般的景色,既有烟霞缭绕,又有繁花似锦,令人陶醉。
“念念神仙无觅处,洞天留在灵祠”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山水的留恋之情。
最后,“从教猿鹤笑吾痴”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痴迷和不舍之情,即使知道这是幻想,也难以割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
|
创作背景
《临江仙·山下清溪溪上渡》是何守谦创作的一首词,具体的创作背景并不明确。但是,可以通过词中所描绘的山水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情感,推测出一些可能的创作背景。
首先,从词中描绘的山水景色来看,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山下清溪、溪上渡口、罗列的山峰、翠绿的屏障,这些景色可能让诗人产生了对仙境的向往,进而通过词作表达出来。
其次,从诗人的内心情感来看,词中表现出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感。诗人渴望仙境的神仙生活,但又不忍放弃尘世的欢愉。这种矛盾心理可能源于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或对自身处境的困惑,通过词作抒发出来。
综上所述,虽然无法确定《临江仙·山下清溪溪上渡》的具体创作背景,但可以通过词作所表现的情感和景色,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的追求。
相关诗词
-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戌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