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中州集五》
杨柳风前白板扉。 荷花雨里绿蓑衣。 红稻美,锦鳞肥。 渔笛闲拈月下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杨柳风前白板扉。荷花雨里绿蓑衣。红稻美,锦鳞肥。渔笛闲拈月下》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
首句“杨柳风前白板扉。”描绘了微风轻拂,柳絮飞舞的春日景象,与简朴的白木门相对,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里的“杨柳”是春天的象征,而“白板扉”则凸显出生活的简朴和环境的清幽。
“荷花雨里绿蓑衣。”描绘了夏日雨中的景象,诗人描绘了一个身披绿蓑衣的渔翁,在雨中悠然自得地垂钓,给人一种闲适、恬淡的感觉。这里的“荷花雨”是夏日的象征,而“绿蓑衣”则进一步描绘出渔翁的悠闲生活。
“红稻美,锦鳞肥。”两句诗描绘了丰收的景象,红熟的稻谷,肥美的鱼虾,进一步表现出生活的富饶和宁静。这里的“红稻”是丰收的象征,而“锦鳞”则描绘出鱼儿的美丽和肥美。
最后一句“渔笛闲拈月下。”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渔翁在月光下吹起渔笛,表现出渔民生活的闲适和恬淡。这里的“月下”是夜晚的象征,而“渔笛”则表现出渔民的生活方式和音乐艺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象,以及渔民生活的细节,表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富饶和恬淡,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逼真,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
|
创作背景
金朝文学家完颜璹的《渔父词》十六首,是题画词,词前有小序,说明了创作缘起:“玄真子有渔父词,沈子山有夜月泛舟诗,犹嫌拘而不放。因命其侄济赋之。”完颜璹对张志和的《渔父词》和沈如筠的《舟夜书所见》诗并不满意,认为“拘而不放”,于是命其侄完颜济作了这首词。
其中,《渔父 中州集五》的创作背景与金朝的社会环境和完颜家族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金朝在长期的战乱和动荡之后,逐渐走向了衰落和灭亡,这种社会背景对完颜璹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完颜家族作为金朝的王族,也经历了家族的兴衰和变迁,这种历史背景也对完颜璹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渔父 中州集五》是完颜璹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所作的一首题画词。
相关诗词
-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
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不惟人间惜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上寒光流。
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
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避鱼龙忧。
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触斗牛。
景清境胜反不足,叹息此际无交游。
心魂冷烈晓不寝,勉为此笔传中州。
-
地势豁中州,黄河掌上流。
岸低沙易涸,天远树全浮。
梁宋回头失,徐淮极目收。
身轻往来便,自叹不如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