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

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
佐时调四气,尽力净三河。
忽访天京兆,空传汉伏波。
今朝麟阁上,偏轸圣情多。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功勋卓越、居于宰相之位的人,他们辅佐皇帝调和四时,尽力治理国家,使国家安定。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麟阁”、“圣情”等,表达了对宰相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联“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直接点明宰相的功勋和才能,就像授律于民,公正无私,又像鼎鼐调和五味,使众人都感到适宜。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宰相的职责和重要性。 颔联“佐时调四气,尽力净三河”进一步描述宰相的才能和付出。他们帮助国家调整四时的运行,尽力治理三河地区,表现出宰相对国家的深深关怀和责任感。 颈联“忽访天京兆,空传汉伏波”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宰相的威望和功绩。这里的天京兆指的是京兆尹,是古代的一个官职,负责管理京城的事务;汉伏波指的是汉代的马援,他曾远征西南,平定边疆。这里用典表达了宰相的威望和功绩如同天京兆和汉伏波一样显赫。 尾联“今朝麟阁上,偏轸圣情多”则直接表达了对皇帝对宰相的重视和赞赏。这里的麟阁是汉代图画功臣的地方,而“偏轸圣情多”则表达了皇帝对宰相的关注和赞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宰相的职责、才能、付出、威望和功绩,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皇帝对宰相的高度重视和赞赏。
诗词关键字: 时调 居中 尽力
相关诗词
  • 1
    [清]
    重考彝尊书以成,七言权当序而行。
    名因日下荀鸣鹤,迹逮春明孙北平。
    罣漏岂无补所阙,淆讹时有校从精。
    百年熙皞繁文物,似胜三都及两京。
  • 2
    [唐]
    桐柏真人曾此居,焚香厓下诵灵书。
    朝回时宴三山客,涧尽闲飞五色鱼。
    天柱一峰凝碧玉,神灯千点散红蕖。
    宝芝常在知谁得,好驾金蟾入太虚。
  • 3
    [明]
    潮满金陵渚,风高浦子城。
    烟帆来楚色,霜叶下秋声。
    水国开千市,天家驻五兵。
    旌旗摇列垒,鼓角动连营。
    海汛防南服,边烽接北平。
    壮心空宿昔,逸思尚纵横。
    几逐渔樵侣,常投草泽行。
    捞虾沙岸浅,牧豕竹坡晴。
    旅食游应倦,秋衣授未成。
    平山独可眺,眺远寄离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