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四皓图》

何人图四皓,如语话唠唠。
双鬓雪相似,是谁年最高。
溪苔连豹褥,仙酒污云袍。
想得忘秦日,伊余亦合逃。
作品赏析
这首诗《何人图四皓,如语话唠唠。双鬓雪相似,是谁年最高。溪苔连豹褥,仙酒污云袍。想得忘秦日,伊余亦合逃》是作者借对历史人物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某些人年老而趋炎附势的讽刺,同时也流露出对世态的无奈。 首两句“何人图四皓,如语话唠唠。”以疑问的语气引出有人画四皓图这件事,并加以讽刺,“如语话唠唠”形象地描绘出这些人画四皓图时喋喋不休、唠叨不停的样子,暗指这些人爱说闲话、多嘴多舌的性格。 三、四句“双鬓雪相似,是谁年最高。”进一步揭示这些人的本质,他们年纪已经很大了,但趋炎附势的精神却并不老,作者用“双鬓雪相似”这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他们外表的老态,并借此反问“是谁年最高”,讽刺他们是最有资格、最年长的人,却仍在不停地说话、唠叨。 接下来的四句“溪苔连豹褥,仙酒污云袍。”描绘了画室中的情景,用“溪苔”比喻画室中的青苔,而“豹褥”则指画室中的豪华卧具,这两句描绘出一种奢华的环境,而“仙酒污云袍”则进一步揭示出这些人的性格特点,他们不顾豪华的环境,只顾自己的口舌之快,不顾及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当。 最后两句“想得忘秦日,伊余亦合逃。”是作者对世态的无奈和讽刺,“忘秦日”暗指人们已经忘记了秦朝的悲惨历史,而趋炎附势的人就是这种世态的代表,“伊余亦合逃”则是作者对这种世态的无奈和讽刺,他觉得这样的人应该逃离这个世界,逃离这种趋炎附势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引用四皓的故事,表达了对某些人年老而趋炎附势的讽刺,同时也流露出对世态的无奈。诗中运用了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那些人趋炎附势的精神面貌。
诗词关键字: 唠唠
相关诗词
  • 1
    [唐]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 2
    [魏晋]
    四皓隐南岳。
    老莱窜河滨。
    颜回乐陋巷。
    许由安贱贫。
    伯夷饿首阳。
    天下归其仁。
    何患处贫苦。
    但当守明真。
  • 3
    [唐]
    朱弦韵正调,清夜似闻韶。
    山馆月犹在,松枝雪未消。
    城笳三奏晓,别鹤一声遥。
    明日思君处,春泉翻寂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