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滕公游穿山洞》

洞口水石浅,潺潺泻绿蒲。
缘溪进岩窦,阴黑人境殊。
中言有物怪,蟠蛰春来苏。
霖雨虽有意,风雷莫相扶。
风霜自鼓荡,不久当何如?
欣幸禅林近,钟梵来有无。
回策历幽境,衣香草露濡。
老僧长树下,麋鹿与之俱。
溪云时见起,山鸟自相呼。
羡尔得滋乐,何用劳形躯。
作品赏析
这首诗《洞口水石浅,潺潺泻绿蒲》是一首描绘洞口水景的诗,通过对洞口水石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 首联“洞口水石浅,潺潺泻绿蒲。”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洞口水石的浅浅清流和绿蒲的潺潺流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颔联“缘溪进岩窦,阴黑人境殊。”诗人沿着溪流深入到岩洞中,发现这里阴暗黑暗,与外界环境大不相同。这里的环境描写不仅展现了洞内的神秘和奇特,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探索和欣赏。 颈联“中言有物怪,蟠蛰春来苏。”诗人描述洞内生物的奇特形态,如蟠蛰的生物在春天苏醒过来。这里诗人以物怪为引子,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尾联“风霜自鼓荡,不久当何如?”诗人以风霜的鼓荡为引子,预示着不久之后洞内生物将会更加繁茂。这里诗人以自然规律为依据,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洞口水石的描绘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禅林的欣幸之情和对幽静环境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最后,“回策历幽境,衣香草露濡。”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在幽静的环境中,感受到草露的湿润和花香的气息。这种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陶醉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洞口水石的描绘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禅林的欣幸之情和对幽静环境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诗词关键字: 欣幸 幽境 霖雨
相关诗词
  • 1
    [唐]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
    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
    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 2
    [唐]
    苍苍五老雾中坛,杳杳三山洞里官。
    手护昆仑象牙简,心推霹雳枣枝盘。
    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
    渐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
  • 3
    [宋]
    昔闻仙子宅,今幸过琳宫。
    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
    翠云升送雨,白鹤舞凌风。
    好影游归晚,箫声缥缈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