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姚侍御充渭北掌书记》

北境烽烟急,南山战伐频。
抚绥初易帅,参画尽须人。
书记才偏称,朝廷意更亲。
绣衣行李日,绮陌别离尘。
报国将临虏,之藩不离秦。
豸冠严在首,雄笔健随身。
饮马河声暮,休兵塞色春。
败亡仍暴骨,冤哭可伤神。
上策何当用,边情此是真。
雕阴曾久客,拜送欲沾巾。
作品赏析
这首诗《北境烽烟急,南山战伐频》是一首描绘边疆战事的诗,通过对边疆战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北境烽烟急,南山战伐频”直接点明边疆战事的紧张,烽烟四起,战事频繁,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颔联“抚绥初易帅,参画尽须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战局的看法,认为在战乱时期,安抚百姓、调整战略、寻求帮助都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对绣衣使者离别故乡、临敌报国、边疆生活的描绘,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边疆人民的苦难。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担忧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认为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边疆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战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关键字: 易帅 休兵 离尘
相关诗词
  • 1
    [明]
    官柳风柔拂酒盏,渭北江东意何限。
    五马谁驱高盖车,画省秋云犹满眼。
    累累肘印腰带黄,太守年才三十强。
    闾门不敢鸣驺过,里中长者多父行。
    高堂日迟采衣舞,一觞一咏声琅琅。
    紫薇巨公颜色扬,诸孙绕膝儿绕床。
    床头经史映簪笏,膝下欢娱殊未央。
    亲恩君宠两磅礴,膏雨还随使车落。
    深村无吠厖,公府多神雀。
    爱月还登镇海楼,寻幽或到烧丹壑。
    镜川几曲春澄澄,人言使君如水清。
    棠阴无事坐舒啸,惟听江声杂鸟声。
  • 2
    [唐]
    魑魅来相问,君何失帝乡。
    龙钟辞北阙,蹭蹬守南荒。
    览镜怜双鬓,沾衣惜万行。
    抱愁那去国,将老更垂裳。
    影答余他岁,恩私宦洛阳。
    三春给事省,五载尚书郎。
    黄阁游鸾署,青缣御史香。
    扈巡行太液,陪宴坐明光。
    渭北升高苑,河南祓禊场。
    烟花恒献赋,泉石每称觞。
    暇日从休浣,高车映道傍。
    迎宾就丞相,选士谒昭王。
    侍宠言犹得,承欢谓不忘。
    一朝贻厚谴,五宅竟同防。
    凶竖曾驱策,权豪岂易当。
    款颜因侍从,接武在文章。
    且惧威非虤贝,宁知心是狼。
    身犹纳履误,情为覆盆伤。
  • 3
    [宋]
    绿绮空弹恨未平。
    可堪执手送行人。
    碧酒谩将珍重意,莫辞斟。
    我定忆君吟渭北,君须思我赋停云。
    未信高山流水曲,断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