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姚侍御充渭北掌书记》 报国将临虏,之藩不离秦。

报国将临虏,之藩不离秦。

意思:报国家面临敌人,的各个不离开秦国。

出自作者[唐]李频的《送姚侍御充渭北掌书记》

全文赏析

这首诗《北境烽烟急,南山战伐频》是一首描绘边疆战事的诗,通过对边疆战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北境烽烟急,南山战伐频”直接点明边疆战事的紧张,烽烟四起,战事频繁,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颔联“抚绥初易帅,参画尽须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战局的看法,认为在战乱时期,安抚百姓、调整战略、寻求帮助都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对绣衣使者离别故乡、临敌报国、边疆生活的描绘,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边疆人民的苦难。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担忧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认为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边疆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战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境烽烟急,南山战伐频。
抚绥初易帅,参画尽须人。
书记才偏称,朝廷意更亲。
绣衣行李日,绮陌别离尘。
报国将临虏,之藩不离秦。
豸冠严在首,雄笔健随身。
饮马河声暮,休兵塞色春。
败亡仍暴骨,冤哭可伤神。
上策何当用,边情此是真。
雕阴曾久客,拜送欲沾巾。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

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关键词解释

  • 报国

    读音:bào guó

    繁体字:報國

    英语:dedicate oneself to the service of one\'s country

    意思:(报国,报国)
    为国家效力尽忠。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