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好事近·箫鼓却微寒》

箫鼓却微寒,犹是芳菲时节。
分付塞鸿归後,剩一钩寒月。
双垂锦幄谢残枝,馀香恋衣结。
又被鸟声呼醒,似征鞍催发。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夜晚的诗,诗中描绘了箫鼓声中微寒的夜晚,芳菲时节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深深喜爱和赞美。 首句“箫鼓却微寒,犹是芳菲时节。”描绘了夜晚的微寒和春天的芳菲气息。箫鼓声是春天的象征,它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带来了微寒的感觉,这微寒让人感到春天的清新和凉爽。而“犹是芳菲时节”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特点。 “分付塞鸿归後,剩一钩寒月。”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亮被描绘成一钩寒月,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与前面的箫鼓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春天夜晚的独特感受。 “双垂锦幄谢残枝,馀香恋衣结。”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残枝上垂下的锦幄,似乎还保留着前一晚的余香,这余香似乎与衣裳紧紧相连,不愿离去。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春天夜晚的细腻感受和深情赞美。 最后,“又被鸟声呼醒,似征鞍催发。”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被鸟声唤醒的情景,似乎预示着即将出发的征途。这句诗与前面的春天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留恋和对即将到来的征途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喜爱和赞美。诗人通过对春天夜晚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征途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关键字: 分付 催发 鸟声
相关诗词
  • 1
    [宋]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 2
    [清]
    分手柳花天,雪向晴窗飘落。
    转眼葵肌初绣,又红欹栏角。
    别来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犹昨。
    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
  • 3
    [宋]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阕。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