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寺居睡觉》

虚窗寂寂夜三更,灯敛残光避月明。
老嬾只贪春睡美,媿闻童子诵经声。
作品赏析
这首诗《虚窗寂寂夜三更,灯敛残光避月明。老嬾只贪春睡美,媿闻童子诵经声。》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象并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寂静的夜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慵懒和无奈。 首先,诗中描述了夜深人静的场景,“虚窗寂寂夜三更,灯敛残光避月明。”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窗户虚掩、寂静无声的夜晚,时间已经到了三更天,灯光已经暗淡,似乎在躲避明亮的月光。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色的深沉。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慵懒和无奈,“老嬾只贪春睡美,媿闻童子诵经声。”这句诗中,诗人以“老嬾”自嘲,表达了自己年老体衰、懒散无力的状态。同时,他也因为无法入睡而对童子的诵经声感到愧疚。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自嘲和无奈,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诗人的慵懒,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安详的夜晚,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自嘲。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关键字: 诵经声 春睡 诵经
相关诗词
  • 1
    [宋]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 2
    [唐]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
    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 3
    [宋]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