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人曾此月明中,扫石焚香礼碧空。 千载台空人不见,野花啼鸟自春风。 |
| 实相归悬解,虚心暗在通。 澄江明月内,应是色成空。 |
| 寂淡无馀念,泠泠诵佛言。 清香飘静夜,明月冷闲轩。 幽壑来精怪,霜林息断猿。 堪嗟浮世里,尘事竞暄暄。 |
| 云窗月帐散花多,闲读金经夜若何。 娇舌乍弹莺学语,芳心已定井销波。 尼师曾教青莲偈,女伴徒为《白苎歌》。 听处若迷空色相,应须愁杀病维摩。 |
| 释子岂不见,持心世绝无。 悟因诸部入,定似一身枯。 林霭凝香气,山光积坐趺。 寥然断尘伴,惟与法王俱。 |
| 随意寄招提,名园自水西。 托松临古涧,将鸟学卑栖。 辨字追龙篆,探微得马蹄。 遍游华藏界,还与一麈齐。 |
| 支径入穷谷,来寻道者庵。 梵音今默默,华雨尚毵毵。 夜白月半屋,寒青灯一龛。 梦随歌吹去,借路过江南。 |
| 芳物忽过半,寒食已阑珊。 园静鸣鸟下,花稀新叶繁。 焚香翻贝叶,谢客掩柴关。 止酒方清坐,畦蔬助晚餐。 |
| 道人居此岩,诵经岁云久。 鬼神夜护持,空岩击刁斗。 吁嗟已成尘,藤萝穿石牖。 |
| 五月六月火云蒸,家家纳凉前后庭。 楼头四鼓五鼓急,阁上犹闻人诵经。 |
| 日暮下山投宿处,风前闻客诵经时。 分时此处此时节,总在目前人不知。 |
| 谩说教人学诵经,胸中泾渭甚分明。 金沙影里无穷数,一滩流水声。 |
| 声异蟪蛄声,听须是正听。 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 虽不妨调瑟,多堪伴诵经。 谁人向秋夕,为尔欲忘形。 |
| 御热蕉衣健,扶羸竹杖轻。 诵经凭槛立,散药绕廊行。 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 身闲当将息,病亦有心情。 |
| 夕照纱窗起暗尘,青松绕殿不知春。 君看白首诵经者,半是宫中歌舞人。 |
| 万枝松裹一篝镫,知是山房第几层。 静夜数声清磬响,上方应有诵经僧。 |
| 八十高僧不诵经,挑单又发洞庭程。 包山雪里三门上,吟就橙诗立又行。 |
| 佛陇光沉茂草平,树林犹作诵经声。 一心三观休分别,秋静山高海月明。 |
| 虚窗寂寂夜三更,灯敛残光避月明。 老嬾只贪春睡美,媿闻童子诵经声。 |
| 中峰半夜起,忽觉有青冥。 此界自生雨,上方犹有星。 楼高钟尚远,殿古像多灵。 好是潺湲水,房房伴诵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