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进宣宗收复河湟诗》

边陲万里注恩波,宇宙群芳洽凯歌。
右地名王争解辫,远方戎垒尽投戈。
烟尘永息三秋戍,瑞气遥清九折河。
共遇圣明千载运,更观俗阜与时和。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盛世、表达感激之情的诗。它通过对边陲地区安宁、恩泽普降、民族团结、国家昌盛等美好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边陲地区的安宁和恩泽普降。“边陲万里注恩波”一句,表达了边疆地区的人民受到了国家的深切关怀和恩泽,体现了国家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和关爱。同时,“宇宙群芳洽凯歌”一句,则表达了全国各地的花草树木也都在欢唱着胜利的凯歌,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其次,诗中描绘了民族团结和国家昌盛的景象。“右地名王争解辫,远方戎垒尽投戈”一句,表达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好,以及外敌纷纷放下武器,表示臣服。这体现了国家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期待。“烟尘永息三秋戍,瑞气遥清九折河”一句,表达了战争的烟尘已经永远平息,河水也变得清澈,象征着国家的未来将更加美好。同时,“共遇圣明千载运,更观俗阜与时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在圣明的领导下,国家将迎来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人民的生活也将更加富裕和谐。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意的诗,它通过对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团结、未来充满信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创作背景
《进宣宗收复河湟诗》是由唐朝的诗人崔铉创作的,其创作背景与唐朝和吐蕃、回纥之间的边境战争,以及河湟地区的收复有关。河湟地区是唐朝与吐蕃交战之地,双方长年累月的战争使这一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大中五年(851年),张义潮率兵成功收复河湟地区,这一事件成为崔铉创作《进宣宗收复河湟诗》的历史背景。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收复失地的欣喜之情,同时也对战争中牺牲的士兵表示了哀悼。
诗词关键字: 瑞气 载运 群芳
相关诗词
  • 1
    [宋]
    三日春光,群贤胜践,山阴何似山阳。
    鹅池墨妙,曲水记流觞。
    自许风流丘壑,何人共、击楫长江。
    新亭上,山河有异,举目恨堂堂。
    使君,经世志,十年边上,两鬓风霜。
    问池边杨柳,因甚凄凉。
    万树重新种了,株株在、桃李花傍。
    仍须待,剩载兰芷,为国洗河湟。
  • 2
    [唐]
    扬雄词赋举天闻,万里油幢照塞云。
    仆射峰西几千骑,一时迎著汉将军。
    旌旗杳杳雁萧萧,春尽穷沙雪未消。
    料得坚昆受宣后,始知公主已归朝。
    虽言穷北海云中,属国当时事不同。
    九姓如今尽臣妾,归期那肯待秋风。
    牢山望断绝尘氛,滟滟河西拂地云。
    谁见鲁儒持汉节,玉关降尽可汗军。
    山川险易接胡尘,秦汉图来或未真。
    自此尽知边塞事,河湟更欲托何人。
    秦皇无策建长城,刘氏仍穷北路兵
  • 3
    [唐]
    弓剑不自行,难引河湟思。
    将军半夜饮,十里闻歌吹。
    高门几世宅,舞袖仍新赐。
    谁遣一书来,灯前问边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