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张正字别业》
            
            
            
茅屋萧寥烟暗后,松窗寂历月明初。 此时谁念孤吟客,唯有黄公一帙书。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五言绝句,诗中表达了诗人独居茅屋,身处寂寥,但仍然心怀理想,向往高洁,颇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
首句“茅屋萧寥烟暗后”,描绘了诗人身处环境之凄凉,茅屋在烟雾中显得冷清萧条。这里暗喻了诗人身世的凄苦和生活的困顿。
“松窗寂历月明初”,窗外的松树在月光下显得寂静而空灵,这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皎洁,窗外一片寂静。这里诗人用松窗和月明来衬托自己的孤独和寂寥。
“此时谁念孤吟客”,诗人在此刻感到孤独和无助,渴望有人能理解他的处境和心情。这里的“孤吟客”是诗人自指,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唯有黄公一帙书”,诗人在此处引用黄公的书籍,表达了他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理想的坚守。这里也暗示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心怀理想,不失高洁。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但仍心怀理想的情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理想的坚守,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创作背景
  
 《宿张正字别业》是唐朝诗人李九龄的诗作。其创作背景与李九龄的人生经历及官场浮沉有关。李九龄在朝廷担任左拾遗一职,后因与宰相不合,决定辞官归隐,回到家乡韶州奉养老母。这首诗是在他辞官南归,途中夜宿友人张正字别墅时所作。诗中表达了李九龄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时,通过描绘别墅周围的清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相关诗词
                
 
 -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