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还浯溪再留二绝》
自笑尘埃赋忙,佳山招我莫徜徉。 何当了却痴儿事,来伴高人枕碧湘。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作者自嘲之辞,表达了他自认为在生活中过于忙碌,以至于忽略了欣赏美好的事物。他因为痴迷于尘世之事而错过了许多美好的东西,所以他想借此诗表达他希望放下尘世烦扰,远离纷扰,与高人一同安眠于碧湘之枕的愿望。
“自笑尘埃赋□忙”,首句便将自己自嘲,笑自己陷入尘埃的纷扰中,无法自拔,似乎一直都很忙碌。这是一种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和自嘲,但也暗含着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纷繁世界的沉迷和对美好的忽视。
“佳山招我莫徜徉”,接下来一句“佳山招我莫徜徉”表现了他对美好的山峰的召唤有所回应,希望不要再像之前那样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而去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佳山”应该是他眼中的美景,也是他内心向往的宁静之地。
“何当了却痴儿事”,然而,作者并没有马上放下尘世纷扰,而是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琐事的痴迷和执着。他希望自己能够解决这些琐事,从而获得解脱,不再被这些琐事所困扰。这里的“痴儿事”应该是指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所沉迷的事情,如琐碎的家务事、工作等。
“来伴高人枕碧湘”,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高人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来伴高人枕碧湘”中的“高人”应该是指那些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人。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摆脱尘世的困扰,与他们一同安眠于碧湘之枕,享受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够放下尘世烦扰,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美好。这种追求自由和宁静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
创作背景
《舟还浯溪再留二绝》是宋朝诗人留筠创作的一组绝句。诗歌的创作背景一般与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以及诗人的内心情感有关。具体到《舟还浯溪再留二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其创作背景:
1. 地理环境:浯溪是位于中国湖南省的一处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历史悠久。诗人留筠在游览浯溪后,乘船离开时创作了这组诗,表达了对浯溪美景的留恋之情。
2. 人际交往:诗人在浯溪遇到了友人或知己,进行了愉快的交流。这组诗可能是诗人为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留念之情而创作的。
3. 个人情感:留筠在游览浯溪时,可能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产生了共鸣,或者对自己的人生境遇有所感慨。这些情感因素也可能促使诗人创作了这组诗。
总之,《舟还浯溪再留二绝》的创作背景与留筠在浯溪的游览经历、人际交往以及个人情感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相关诗词
-
六月云初,人争议公,公无阻伤。
记传飞急羽,舟还海道,弥漫白水,路入沙场。
万姓三军,倚公为命,法有逗遛公自当。
君还信,似崔嵬砥柱,屹立瞿塘。
此行阴德难量。
到论定才知滋味长。
看鱼肥蟹健,妻孥共乐,酒?稻熟,翁媪相将。
何以报公,祝公千岁,多少人家烧夜香。
凌烟上,更声名凛凛,冠剑堂堂。
-
为爱浯溪风景幽,重临钓石系归舟。
不妨细读丰碑下,墨本空看几白头。
-
天垂大溪碧,近树齐远山。
水气涵野色,缥缈亭数间。
维昔文节公,孤标凛群奸。
飘然两屐齿,云岩遍跻攀。
此地足佳致,差不远市阛。
寿峰顾而喜,筑屋如亲颜。
吴兴富台榭,往携歌鬟。
公独抱书来,小舟破潺湲。
花澹水纹丽,鸟啼人意闲。
读易发妙蕴,不惟评马班。
著述五百卷,星芒照人寰。
天街几绣鞍,蹀躞趋豹关。
河来磔柱立,一老菰蒲湾。
守斋领客游,秋风韵枯菅。
我诵壁间文,徒倚藓石斑。
德人不可见,月白渔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