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春黄胖》

两脚捎空欲弄春,一头上又安人。
不知终入儿童手,筋骨翻为陌上尘。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平易浅显的语言,抒写了作者早生华发的感叹。 首句“两脚捎空欲弄春”,描绘了作者闲散的生活情态,他闲庭信步,意欲尽情地享受这美好的春光。诗人此时已入老年,发已斑白,但还精神健旺,步履轻捷,兴致勃勃,欲与儿童一起游玩。一个“弄”字,把他的喜悦之情写得颇为生动。 “一头上又安人”,本来“一上”就已经不年轻了,更何况又加上一个“又”字,就意味着老年迟迟未能与儿童一起弄春,不能不产生伤感。因此这句是上一句的补充,写出了在美好春光中的悲叹。 诗的后两句是本诗的重点句子。如果说前两句是写自己的生活状况和感受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对生活、生命的哲理性思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任凭你脚踏轻捷,也难以逃脱儿童捕捉的命运,更何况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华不再,即使捕捉住了也难以长久,到头来仍免不了化作满地的尘土。 “不知终属儿童手,筋骨翻为陌上尘”,意思是说:不知道自己这筋骨毕竟要化作地上的尘土,最终被儿童所抛弃,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诗人从朝气勃勃的儿童与年华不在的自己作对比,从自然规律、生理机能的角度来抒发对人生的深刻感叹。这是不可多得的佳句,尤其是末句更是含义深邃、耐人寻味。 此诗所表达的人生感慨中还渗透着这样一个现实:在封建社会中,老年人(主要是父母)为儿女的生活出路和精神健康而忧心忡忡的社会问题。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心的诗人,杜甫通过自己的艺术灵魂看到了社会的病苦,通过自己的诗笔揭示出社会现实的矛盾。他的忧患意识在此又一次得到了体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抒发人生感慨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生活的热爱和关注。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深沉,寓意深刻隽永,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游春黄胖》是宋代文学家俞朝士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春天游玩的场景,用“黄胖”这个形象来形容游春的儿童。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风俗和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在宋代,春天是游玩赏花的好时节,人们会结伴出游,感受春天的美好。作者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到了游春的儿童,产生了创作灵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古籍或咨询文学领域的专家获取更多信息。
诗词关键字: 筋骨 一头 不知
相关诗词
  • 1
    [宋]
    脚踏虚空手弄春,一人头上要安身。
    忽然线断儿童手,骨肉都为陌上尘。
  • 2
    [唐]
    共君结新婚,岁寒心未卜。
    相与游春园,各随情所逐。
    君爱菖蒲花,妾感苦寒竹。
    菖花多艳姿,寒竹有贞叶。
    此时妾比君,君心不如妾。
    簪玉步河堤,妖韶援绿荑。
    凫雁将子游,莺燕从双栖。
    君念春光好,妾向春光啼。
    君时不得意,弃妾还金闺。
    结言本同心,悲欢何未齐。
    怨咽前致辞,愿得申所悲。
    人间丈夫易,世路妇难为。
    始如经天月,终若流星驰。
    天月相终始,流星无定期。
    长信佳丽人,失意非蛾眉。
    庐江小吏妇,非关织作迟。
  • 3
    [唐]
    寒食权豪尽出行,一川如画雨初晴。
    谁家络络游春盛,担入花间轧轧声。
    鞍马和花总是尘,歌声处处有佳人。
    五陵年少粗于事,栲栳量金买断春。
俞朝士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