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
肃我成命,於昭黄祇。
裘冕而祀,陟降在斯。
五音克备,八变聿施。
缉熙肆靖,厥心匪离。 |
作品赏析
|
这段话是赞美某位人物祭祀的虔诚和严谨态度。其中“肃我成命,於昭黄祇”表示恭敬地执行了正式的命令,表明了这位人物对祭祀的重视。“裘冕而祀,陟降在斯”则表达了这位人物穿着正式的礼服,并且进行祭祀时的举止。
“五音克备,八变聿施”描述了这位人物在祭祀过程中对音乐的掌握和运用,包括各种音调的掌握和音乐的演奏。
“缉熙肆靖,厥心匪离”则表达了这位人物在祭祀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肃、安静和专注,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坚定和忠诚。
总的来说,这段话是对这位人物祭祀行为的赞美和敬意。
|
创作背景
贺知章的《太和》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这首诗是在唐朝鼎盛时期创作的,国家强大,社会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达到了顶峰。同时,这也是一个各种思想流派交织、碰撞的时期,儒、释、道等思想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诗人的创作。
贺知章本人也是一个具有深厚学术背景和多元思想的人,他的诗歌创作往往寓含着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而《太和》这首诗,更是他在对自然与宇宙的观察和思考中,表达了对天地人和、万物共生理念的赞美和颂扬。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阅读相关诗歌鉴赏文章。
相关诗词
-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三年禅社首祭地祗乐章八首”,署名“太常少卿贺知章作”。
其中第 八首《灵具醉》为源乾曜所作,不录。
-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日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
东方有乐国,开辟先柏皇。
鸾凤为鸡鹜,麒麟为犬羊。
晨霞作朝食,太和为酒浆。
土无干戈祸,人各千年长。
下视禹九州,有土皆战场。
白日虎狼行,青天蛟龙翔。
我欲为东游,沧海渺无梁。
何年夸蛾氏,移置天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