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碧沼寺》

薄踪飘梗寄禅扃,偶到山间万虑清。
方愧轩裳奔走役,忍闻猿鹤怨啼声。
世情肯顾青衫老,公道惟均白发生。
事业不须频览镜,幻身堪比羽毛轻。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联“薄踪飘梗寄禅扃,偶到山间万虑清”,描述了作者像飘荡的树叶一样偶然来到山中,心情变得宁静清爽。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即作者在山间的静思冥想,以及对山间生活的向往。 颔联“方愧轩裳奔走役,忍闻猿鹤怨啼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他抱怨自己像追逐名利的官员一样奔波劳累,不忍听到猿鹤的怨声,这暗示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山间生活的向往。 颈联“世情肯顾青衫老,公道惟均白发生”,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慨,他感叹世人不顾自己,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公道却被埋没,只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这里叹息。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尾联“事业不须频览镜,幻身堪比羽毛轻”,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他不需要频繁照镜子来关注自己的事业,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如同羽毛一样轻盈,能够随风飘荡,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正是作者所追求的。 整首诗通过对山间生活的描绘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公道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创作背景
**《碧沼寺》的创作背景与一个人的人生境遇改变有关**。这首诗是杨良臣在人生境遇改变之后,游览碧沼寺时所作。他描述了寺庙的位置、环境以及自己的感受。通过寺庙的清静与尘世的喧嚣对比,表达了自己看破红尘、向往清静生活的思想。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细节。
诗词关键字: 啼声 青衫 世情
相关诗词
  • 1
    [近代]
    碧沼红莲水自流,涉江同上木兰舟。
    可怜十五盈盈女,不信卢家有莫愁。
  • 2
    [唐]
    临泛从公日,仙舟翠幕张。
    七桥通碧沼,双树接花塘。
    玉烛收寒气,金波隐夕光。
    野闻歌管思,水静绮罗香。
    游骑萦林远,飞桡截岸长。
    郊原怀灞浐,陂溠写江潢。
    常侍传花诏,偏裨问羽觞。
    岂令南岘首,千载播馀芳。
  • 3
    [唐]
    美人浴,碧沼莲开芬馥。
    双髻绾云颜似玉,素娥辉淡绿。
    雅态芳姿闲淑,雪映钿装金斛。
    水溅青丝珠断续,酥融香透肉。
杨良臣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