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
静深空洞碧沉沉,鉴影分明照我心。 照我心於何处是,潜龙时见普甘霖。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探索内心深处的宁静和清澈,通过静深空洞的景色,诗人寻求到了一种深刻的内在体验。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独特理解。
首句“静深空洞碧沉沉”描绘了一个空旷、深邃、碧绿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受。这里的“静深”一词,既指环境的宁静深远,也指诗人内心的平静深沉。而“空洞”则表达了空间的广袤无垠,为诗人的内心探索提供了背景。
“鉴影分明照我心”一句,诗人将内心的体验与明镜的意象联系起来,表达了内心的清晰和明悟。这里的“鉴影”一词,既有自我审视的含义,也有照亮内心的作用。而“照我心”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自我审视,明确内心的愿望。
“照我心於何处是,潜龙时见普甘霖”一句,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将内心的明镜与潜龙联系起来。潜龙寓意着深藏不露、潜行无声的力量,同时也象征着无尽的潜力和可能性。诗人希望通过内心的明镜,找到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力量和智慧,从而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静深空洞的景色和内心体验,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诗中的意象生动鲜明,情感深沉真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赵方的《龙潭》一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有关。赵方是宋代的官员和学者,他曾在潭州衡山任职,并对当地的山水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描绘了龙潭深邃、清澈的景象,并借景抒怀,表达了赵方内心的感慨和情感。
在诗中,赵方运用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龙潭静谧、神秘的氛围。同时,他也通过龙潭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综上所述,赵方的《龙潭》是在他对自然风景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中创作出来的,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
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
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
兰清时雨和甘棠,石壁洄澜映塔光。
陆羽茶泉金鼎冷,右军墨沼兔毫香。
龙潭彻底明秋月,凤顶当空背夕阳。
乘得绿杨春晓兴,玉台井畔泛霞觞。
-
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
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窟。
披着领箬笠蓑衣,堤防他斜风细雨。
长则是琴一张酒一壶。
自饮自斟,自歌自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