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早春山行》

山舍雨余好,溪深万竹齐。
客同春日出,鸟向谷风啼。
澹泊云无着,崎岖路欲迷。
由来能力疾,归踏夕阳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作者描绘了在山舍雨后初晴的景象,展现了春天时节的生机与活力。 首联“山舍雨余好,溪深万竹齐”,生动地描绘了山舍雨后的美好景象。作者在此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溪水深邃,万竹耸立的情况,表达了雨后初晴的清新与自然。同时,这也为下文的叙述提供了背景,为读者展示了雨后山舍的独特氛围。 颔联“客同春日出,鸟向谷风啼”,作者通过对“客”与“鸟”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春日的来临,使得客人感到欣喜,鸟儿在春风中欢快地啼叫,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得诗歌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场景之中。 颈联“澹泊云无着,崎岖路欲迷”,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雨后天空的云彩和山路崎岖的情况。这里的“澹泊”和“崎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同时,“欲迷”一词也表达了山路崎岖、云彩飘忽不定所带来的迷茫感,增加了诗歌的深度。 尾联“由来能力疾,归踏夕阳低”,作者在描述了山舍雨后的美景和春天的生机后,以“力疾”和“归踏夕阳”作结,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里的“力疾”指的是作者虽然身体不适,但仍然坚持外出欣赏美景,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归踏夕阳低”则表达了作者在夕阳下归家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感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山舍雨后的美好景象和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早春山行》是宋朝诗人郑莼的作品,具体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可以结合诗歌内容和诗人的经历进行一些推测。该诗可能是在早春时节,诗人行走于山间,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丽,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同时,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对自然的观察也可能影响了这首诗的创作。总的来说,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根据诗人的生平和诗歌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诗词关键字: 无着 由来 日出
相关诗词
  • 1
    [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2
    [宋]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 3
    [唐]
    揽辔疲宵迈,驱马倦晨兴。
    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
    山行明照上,谿宿密云蒸。
    登高徒欲赋,词殚独抚膺。
郑莼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