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顺和》
            
            
            
方丘既膳,嘉飨载谧。 斋敬毕诚,陶匏贵质。
  
 
秀毕丰荐,芳俎盈实。 永永福流,其升如日。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名为《嘉飨》,是描述古代祭祀的场面。
首句“方丘既膳,嘉飨载谧”,描述了祭祀的场所——方丘,已经准备妥当,祭祀活动安静而庄重地进行。
“斋敬毕诚,陶匏贵质”表达了祭祀者的虔诚态度和使用的器物——陶制的酒器和葫芦做的食品,体现了古代祭祀的质朴和真诚。
“秀毕丰荐,芳俎盈实”描绘了祭品的美味和丰富,以及祭祀后的佳肴美食。
“永永福流,其升如日”表达了祭祀的愿望——希望福流永续,如同太阳东升,普照大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的庄重、质朴、虔诚和美好愿望,表现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 
             
创作背景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顺和》是唐朝时期源光裕所作的一首诗歌,作为祭汾阴乐章的一部分,它具有特殊的创作背景。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汾阴祭祀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礼,尤其在汉武帝时期,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汉武帝亲自到汾阴祭祀土神后土,并改汾阴为宝鼎县。这一传统在唐朝时期得到了延续。
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也效仿汉武帝,亲自来到汾阴祭祀后土。源光裕作为当时的朝廷官员,很有可能参加了这个祭祀盛典。据推测,《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顺和》就是源光裕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
诗歌中可能蕴含了源光裕对祭祀典礼的庄重、神圣的感受,也可能表达了他对唐玄宗治国理政的赞扬或者对大唐盛世的歌颂。同时,诗歌中可能还寓含了源光裕对自然、生命等宏观话题的思考。
综上所述,《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顺和》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唐朝的汾阴祭祀传统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相关诗词
                
 
 - 
           
                        
                        
                        
                            
                            
                           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
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
黄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 
           
                        
                        
                        
                            
                            
                           万物资以化,交泰属升平。
易从业惟简,得一道斯宁。
具仪光玉帛,送舞变咸英。
黍稷良非贵,明德信惟馨。
                        
                         
                        
                                                    
                         
            
    
 
 - 
           
                        
                        
                        
                            
                            
                           阴祗协赞,厚载方贞。
牲币具举,箫管备成。
其礼惟肃,其德惟明。
神之听矣,式鉴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