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长沙簿孙昭远》

阳城衰晚拙催科,阖寝空惭罪亦多。
祭灶请邻君自适,载醪祛惑我谁过。
猗猗庭有兰堪佩,寂寂门无誉可罗。
归去好寻溪上侣,为投缨绂换渔簑。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衰落的城市,阳城,以及诗人的自责与反思。首联“阳城衰晚拙催科,阖寝空惭罪亦多。”描述了阳城的衰败和诗人对自己无能的惭愧感。这里,诗人以阳城的衰败象征社会的衰落,同时表达了自己在面对这种情况时的无力感。 颔联“祭灶请邻君自适,载醪祛惑我谁过。”诗人通过祭灶的仪式,希望邻里能够自适其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载酒祛惑的决心。这一联展示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希望通过自我反省和修正来改变现状。 颈联“猗猗庭有兰堪佩,寂寂门无誉可罗。”诗人以庭院中的兰花为喻,表达了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是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同时,“寂寂门无誉可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 尾联“归去好寻溪上侣,为投缨绂换渔簑。”诗人表达了归隐的决心,希望回到溪边与伴侣一起,投弃官职,换取渔人的服饰,过上隐逸的生活。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于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阳城的衰败为背景,通过诗人的自责、反省和决心,展示了诗人的高尚品格和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诗词关键字: 祭灶 自适 归去
相关诗词
  • 1
    [现代]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2
    [现代]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 3
    [唐]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