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寥阳殿上步黄金,一落颠崖地狱深。 苏武窖中偏喜卧,刘琨囚里不妨吟。 生前已见夜叉面,死去只因菩萨心。 万里风沙知己尽,谁人会得广陵音。 |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寥阳殿上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最终得到了菩萨心,但仍然感到孤独和无助。诗中提到了苏武和刘琨的遭遇,以及自己经历的夜叉面和广陵音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寥阳殿上步黄金,一落颠崖地狱深”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寥阳殿上经历了黄金般的富贵,但最终却落入了深渊般的困境。“苏武窖中偏喜卧,刘琨囚里不妨吟”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乐观和坚韧的精神,即使在囚牢中也能吟诗作赋。“生前已见夜叉面,死去只因菩萨心”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认为人生中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最终只有那些有菩萨心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万里风沙知己尽,谁人会得广陵音”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不知道是否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乐观和坚韧的精神。
|
创作背景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是宋代文天祥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涉及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
首先,从历史事件来看,这首诗创作于宋理宗宝祐五年(1257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与蒙古军队的战争之中,国家局势十分危急。而文天祥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者,多次上书言事,力主抗敌,因此也遭到了敌方的忌恨。
其次,从作者个人经历来看,文天祥在创作此诗时被捕入狱,遭受了五天的狴犴之灾。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挫折,也是他忠诚报国的一次严峻考验。
综合以上背景,文天祥在狱中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对自己遭遇不幸的悲愤,同时也展现了他坚定的忠诚和崇高的气节。
相关诗词
-
战休左触氏,梦破大槐国。
肝胆方一家,燕越非异域。
是中路坦平,本自无降陟。
乾坤有乾坤,无极复无极。
海角尽东南,天门洞西北。
万里无寸草,何人不相识。
亦有鼓刀儿,大烹举铜鬲。
-
直弦不似曲如钩,自古圣贤多被囚。
命有死时名不死,身无忧处道还忧。
可怜杜宇空流血,惟愿严颜便斫头。
结束长编犹在此,灶间婢子见人羞。
-
落落南冠自结缨,桁杨卧起影纵横。
坐移白石知何世,梦断青灯问几更。
国破家亡双泪暗,天荒地老一身轻。
黄粱得失俱成幻,五十年前元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