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偈三首》

雁山枯木实头禅,不在尖新语句边。
背手忽然摸着著,长鲸吞月浪滔天。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禅宗式的境界,其中“雁山枯木实头禅”这一句描绘了一种寂静、枯淡的美学,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言语、脱离世俗的哲学思考。“不在尖新语句边”表明了诗人对于禅宗语言的理解,即禅宗的精髓并不在于尖新的语句,而在于内在的体验和领悟。 “背手忽然摸着著,长鲸吞月浪滔天”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景象,其中“忽然摸着著”暗示了一种顿悟的瞬间,而“长鲸吞月浪滔天”则象征着一种宏大、深邃的境界,如同长鲸吞吐月光,激起滔天的波浪。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言语、超越世俗、追求内在体验和领悟的禅宗式境界。诗人通过枯木、雁山等自然元素,以及摸着著、吞月浪等意象,传达了一种空灵、深邃、寂静的美学和哲学思考。这种境界既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感悟。
创作背景
《偈三首》是宋朝诗人释祖元所作的一组诗歌。偈是佛教中的一种颂诗形式,通常用于表达佛教教义、禅理或修行体验。释祖元作为一位佛教僧侣,创作《偈三首》的背景很可能与他的修行体验和佛教教义的理解有关。 佛教在宋代发展迅速,禅宗思想尤为盛行。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通过修心养性来达到开悟的境界。《偈三首》很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表达禅宗的修行理念和体验。 综上所述,《偈三首》的创作背景与释祖元的佛教修行体验和禅宗思想有关,是他在修行过程中对佛教教义和禅理的领悟和表达。
诗词关键字: 鲸吞 枯木 语句
相关诗词
  • 1
    [宋]
    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数不足。
    泥牛入海过新罗,木马追风到天竺。
    天竺茫茫何处寻,补陀岩上问观音。
    普贤拍手呵呵笑,归去来兮秋水深。
  • 2
    [宋]
    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这里见得,黄面瞿昙。
    隐身无地,其或渺漫。
    不分照雇,眉毛鼻孔。
  • 3
    [宋]
    欲渡巨少,必假方舟。
    橹棹俱全,风帆两便。
    夜观星月,昼视云山。
    万里之遥,一瞬可到。
    人心尽畏波涛险,未必被涛险似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