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宫》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行归乡,在经过华清池和朝元阁时,被清晨的凉风和残月所吸引,沉浸在历史和文化的氛围中的情景。
首句“行尽江南数十程”,诗人表达了远行的漫长和旅程的艰辛,但同时也透露出对未知目的地的期待和渴望。
“晓风残月入华清”,这句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微风吹拂,残月高挂,诗人来到了华清池。这里的“晓风”和“残月”象征着清晨的清新和静谧,与华清池的历史和文化氛围相得益彰。
“朝元阁上西风急”,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朝元阁上的景象,西风急促,仿佛历史的脚步声。朝元阁是唐时道教名山华清宫的朝会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思考。
“都入长杨作雨声”,最后一句描绘了西风进入长杨后的景象,仿佛是一场雨的来临。长杨是朝元阁附近的长长的杨树丛,诗人以此表达历史的风雨已经融入了这片土地,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敬仰。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渴望,展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创作背景
杜常的《华清宫》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有关。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叛乱使得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杜常在游览华清宫时,回想起唐玄宗晚年荒淫无度,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不禁愤懑满怀,因此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
相关诗词
-
九幽仙子西山卷,读了绦绳系又开。
此卷玉清宫里少,曾寻真诰读诗来。
紫河车里丹成也,皂荚枝头早晚飞。
料得仙宫列仙籍,如君进士出身稀。
-
杰观雄楼,相照映、此花幽独。
谁解识、蕊珠仙子,道家装束。
蜡蒂紫苞融烛泪,檀心浅晕团金粟。
渐蜂儿、展翅上南枝,风掀绿。
落落伴,湖心玉。
萧萧映,坛边竹。
记月痕、曾上小阑干曲。
输与能诗潘道士,梦为蝴蝶花间宿。
向夜深、霜重不胜寒,骑黄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