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晨起》

醉境直连梦,朦胧暗自猜。
行阶方识雨,讯客始知雷。
湿柳数声滴,泫花一朵开。
向人曾乞竹,宜趁此时栽。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醉酒后的朦胧世界,与梦境直接相连,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感受。 首联“醉境直连梦,朦胧暗自猜。”描绘了醉酒后的状态,世界与梦境直接相连,表达了作者对醉酒状态的感受和猜测。诗句中的“直连”和“朦胧”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美感,展现了作者醉酒后的迷离状态。 颔联“行阶方识雨,讯客始知雷。”通过描述行人在台阶上行走时才意识到下雨,以及询问客人时才得知打雷等细节,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感受。诗句中的“方”、“始”等词语,强调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惊讶和惊喜,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湿柳数声滴,泫花一朵开。”描绘了雨后的柳树滴水声和花朵一朵朵绽放的景象。诗句中的“湿柳”、“滴”、“泫花”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氛围,展现了雨后的自然美景。同时,“数声滴”和“一朵开”等词语,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惊喜和欣赏。 尾联“向人曾乞竹,宜趁此时栽。”表达了作者希望在此时栽种竹子的愿望。诗句中的“向人乞竹”表明作者曾经向人请求栽种竹子,而现在正是栽种的好时机。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和保护意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醉酒、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创作背景
《晨起》是明代文学家袁中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早晨起床后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之美和恬静的心境。创作背景方面,虽然没有具体的历史事件或社会背景作为依托,但可以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文学风格中探寻一些线索。 袁中道生活在明代,当时文坛盛行复古主义,但他却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因此,他的诗作往往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敏锐感受,以及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在《晨起》这首诗中,他运用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己早晨醒来后的所见所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综上所述,《晨起》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文学风格,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敏锐感受。
诗词关键字:
相关诗词
  • 1
    [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2
    [唐]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 3
    [唐]
    清曙萧森载酒来,凉风相引绕亭台。
    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
    茭叶深深埋钓艇,鱼儿漾漾逐流杯。
    竹屏风下登山屐,十宿高阳忘却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