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樊川长老》

瘦颜诸骨现,满面雪毫垂。
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
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
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作品赏析
这首诗《瘦颜诸骨现,满面雪毫垂》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感受的诗。 首先,诗人以简洁而传神的描绘手法,展示了诗中的主题——“瘦颜诸骨现,满面雪毫垂”。这两个词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身形和面色。诗中的“瘦颜诸骨现”是描绘诗人的体态瘦弱,面色苍白的特征。而“满面雪毫垂”则表达了诗人的面色苍白且带着丝丝挂下的胡须,像雪花般洁白。这两句给人一种身形消瘦、精神萎靡的印象。 其次,“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两句也富含深意。这里用“坐石”来描绘诗人所处的环境,突出其所在之地为高山之石,表现出环境的荒凉和寂静。而“鸟疑死”则以反常的视角来表达诗人的感受,强调了环境的冷清和孤寂。至于“出门人谓痴”,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外界眼中的形象,表现出他的与众不同和特立独行。 “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两句继续描绘自然景色,照身潭入楚中的“照身”可以理解为反射或映照诗人本身,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有一潭清澈的水,映照出诗人的身影。同时,“曾经夏”描绘出季节的变换,夏天过去秋天来临。清风凉四肢这句将清风带来的凉爽感觉比喻为清风吹过四肢的清凉感,生动形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形象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和哲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赠樊川长老》是宋朝诗人释清尚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樊川长老这个人物有关。樊川长老是一位佛教高僧,与释清尚有着深厚的友谊。释清尚为了表达对樊川长老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创作了这首诗。 在诗歌中,释清尚描绘了樊川长老修行的禅境,以及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领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佛教修行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给人以宁静、庄严、崇高的感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满面 四肢 清风
相关诗词
  • 1
    [清]
    绮窗一枕小游仙,肠断秾华过去缘。
    薄命生遭风雨妒,多情枉受蝶蜂怜。
    更无一语归何处,再欲相逢动隔年!
    绿已成荫芳草歇,鬓丝愁绝杜樊川。
  • 2
    [唐]
    相知皆是旧,每恨独游频。
    幸此同芳夕,宁辞倒醉身。
    灯光遥映烛,萼粉暗飘茵。
    明月分归骑,重来更几春。
  • 3
    [唐]
    寒食权豪尽出行,一川如画雨初晴。
    谁家络络游春盛,担入花间轧轧声。
    鞍马和花总是尘,歌声处处有佳人。
    五陵年少粗于事,栲栳量金买断春。
释清尚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