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蓝峰赴南泉教》
君去清源第一州,鱠鱼沽酒有人留。 泉山紫帽登临处,还有高人寄我不。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伤和对山水之美的欣赏。
首句“君去清源第一州”,诗人以“清源第一州”来形容友人离去的地点,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这里的“清源”指的是泉州,唐朝时为福建第一大港口,也是诗人故乡,诗人用“第一州”来形容其重要地位。
第二句“鱠鱼沽酒有人留”,描绘了友人离去的场景,诗人和朋友在当地品尝鱼肉和美酒,欢聚一堂,但是友人的离去却让人感到失落和不舍。
第三句“泉山紫帽登临处”,诗人描述了泉山的美景,包括紫帽山等名胜古迹,这些地方都是诗人曾经和友人一起游玩过的地方。诗人通过描绘这些美景,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还有高人寄我不”,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友人的祝福。诗人希望未来能遇到同样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们一起游历山水,享受生活。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和友情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未来的向往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出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让他在面对离别时能够保持一颗淡然的心态。
|
创作背景
《送蓝峰赴南泉教》是宋朝诗人王希旦所作的一首诗。该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送别友人蓝峰赴南泉教书的场景。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离别往往意味着长时间难以相见,因此送别诗往往充满感慨和祝愿。
对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或诗歌注解,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如果有兴趣,建议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以深入了解该诗的背景和具体内容。
相关诗词
-
十二月十五,石人相耳语。
梅开寒谷春,雪滴晴檐雨。
太分明,何所睹,南泉不打盐官鼓。
-
方丈屋损,寝处不得。
常住乏粮,著众不得。
旧逋积如海,无钱还不得。
大道在目前,有口说不得。
若人透此四重关,堪与诸方为轨则。
赵州亲见老南泉,观音院里有弥勒。
-
自昔闻铜柱,行来向一年。
不知林邑地,犹隔道明天。
雨露何时及,京华若个边。
思君无限泪,堪作日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