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一作贻)念《法华经》绶上人》

五更初起扫松堂,瞑目先焚一炷香。
念彻莲经谁得见,千峰岩外晓苍苍。
作品赏析
这首诗《五更初起扫松堂,瞑目先焚一炷香。念彻莲经谁得见,千峰岩外晓苍苍》是一首描绘清晨扫松堂、焚香念经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清净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五更初起扫松堂”,描绘了清晨时分,天还未亮,作者就起床打扫松堂的情景。这里“扫松堂”的意象可能暗示了作者清净无染、远离尘世纷扰的修行生活。同时,“五更”也点明了时间,为读者呈现出一幅黎明时分的清幽画面。 “瞑目先焚一炷香”一句,描述了作者闭目焚香的习惯。其中,“瞑目”表示作者在修行过程中,专注于内心,排除杂念;“焚一炷香”则象征着作者对佛法的虔诚和敬畏之情。这一动作体现了作者对修行生活的重视和专注。 “念彻莲经谁得见”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执着和专注。在扫松堂、焚香之后,作者开始念经,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修行中。然而,这种专注和执着,又有谁能看到呢?这里通过反问的修辞,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自我肯定和对他人理解的淡然处之。 最后,“千峰岩外晓苍苍”一句,描绘了扫松堂外千峰翠绿的自然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象征着作者修行生活的清净无染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晓苍苍”的意象也暗示着作者修行生活的开始,与首句“五更初起扫松堂”相呼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扫松堂、焚香念经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清净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修行的执着和专注,以及对他人理解的淡然处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上一首
《墨竹》
诗词关键字: 瞑目
相关诗词
  • 1
    [清]
    四十余年礼世伽,本来面目是天家。
    清凉无物何所有,叶斗峰横问法华。
  • 2
    [宋]
    有一物,黑似漆,常在面门出入。
    骑声盖色,妙密中险崖。
    倒用逆施,险崖中妙密。
    三世诸佛远之愈亲,白牯狸奴得之转失。
    法华不惜眉毛,为汝当阳拈出。
    夭夭矫矫,粼粼皴皴,将谓南山鳖鼻,却是天台楖栗。
  • 3
    [宋]
    高不高肤寸,低不低太华。
    深不深蹄涔,浅不浅溟渤。
    法华高低深浅,瞒诸人一点不得。
    诸人高低深浅,亦瞒法华一点不得。
    尽情画断,更莫论量。
    缀钵饭抄云子白,晴瓯茶泛雪花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