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一作贻)念《法华经》绶上人》 五更初起扫松堂,瞑目先焚一炷香。

五更初起扫松堂,瞑目先焚一炷香。

意思:五更初起扫松堂,闭上眼睛先烧一炷清香。

出自作者[唐]李中的《赠(一作贻)念《法华经》绶上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五更初起扫松堂,瞑目先焚一炷香。念彻莲经谁得见,千峰岩外晓苍苍》是一首描绘清晨扫松堂、焚香念经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清净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五更初起扫松堂”,描绘了清晨时分,天还未亮,作者就起床打扫松堂的情景。这里“扫松堂”的意象可能暗示了作者清净无染、远离尘世纷扰的修行生活。同时,“五更”也点明了时间,为读者呈现出一幅黎明时分的清幽画面。 “瞑目先焚一炷香”一句,描述了作者闭目焚香的习惯。其中,“瞑目”表示作者在修行过程中,专注于内心,排除杂念;“焚一炷香”则象征着作者对佛法的虔诚和敬畏之情。这一动作体现了作者对修行生活的重视和专注。 “念彻莲经谁得见”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执着和专注。在扫松堂、焚香之后,作者开始念经,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修行中。然而,这种专注和执着,又有谁能看到呢?这里通过反问的修辞,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自我肯定和对他人理解的淡然处之。 最后,“千峰岩外晓苍苍”一句,描绘了扫松堂外千峰翠绿的自然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象征着作者修行生活的清净无染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晓苍苍”的意象也暗示着作者修行生活的开始,与首句“五更初起扫松堂”相呼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扫松堂、焚香念经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清净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修行的执着和专注,以及对他人理解的淡然处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更初起扫松堂,瞑目先焚一炷香。
念彻莲经谁得见,千峰岩外晓苍苍。

关键词解释

  • 松堂

    读音:sōng táng

    繁体字:鬆堂

    意思:松林间房舍。
      ▶唐·郑谷《喜秀上人相访》诗:“他夜松堂宿,论诗更入微。”
      ▶唐·李中《宿庐山白云峰重道者院》诗:“绝顶松堂喜暂游,一宵玄论接浮丘。”
      ▶

  • 瞑目

    读音:míng mù

    繁体字:瞑目

    英语:close eyes in death

    意思:
     1.闭上眼睛。
      ▶《淮南子•缪称训》:“故行险者不得履绳,出林者不符直道,夜行瞑目而前其手,

  • 五更

    读音:wǔ gēng

    繁体字:五更

    英语:just before dawn

    意思:
     1.古代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
      ▶《魏书•尉元传》:“卿以七十之龄,可充五更之选。”详“

  • 初起

    读音:chū qǐ

    繁体字:初起

    意思:
     1.谓最初起事。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
     
     2.起初;开始。
      ▶《老残游记》第四回:“初起还

  • 扫松

    读音:sǎo sōng

    繁体字:掃鬆

    意思:(扫松,扫松)
    扫墓。
      ▶宋·李之彦《东谷所见•先垄》:“吾乡多于至节、岁节、清明诣坟所……乘祭之后,大率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游览,尽观而归。至节、岁节非扫松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