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汪孝子》

事死如生实至难,古来不独数丁兰。
遗骸已逐干戈尽,刻木难忘菽水欢。
天地一身难养育,子孙百口复团圆。
吾皇德泽将何报,忠孝垂名两不刊。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古代孝子丁兰的赞美,表达了对孝道的敬仰和推崇。 首联“事死如生实至难,古来不独数丁兰。”通过丁兰的例子,指出古代人们对孝道的重视,尤其是对父母的孝敬程度超过了活着的时候。这不仅是丁兰个人的事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对丁兰的描述,将这个历史人物塑造成了一个忠孝并重的典型形象,强调了孝道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颔联“遗骸已逐干戈尽,刻木难忘菽水欢。”进一步描述了丁兰的孝行,他虽然失去了父母的身体,但仍然通过刻木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和孝心。作者通过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丁兰对父母的深厚感情和孝心。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颈联“天地一身难养育,子孙百口复团圆。”作者通过描述丁兰一家人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天地不公、民生艰难的感慨。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子孙团圆的欣慰和对家庭和睦的向往。 尾联“吾皇德泽将何报,忠孝垂名两不刊。”作者通过对丁兰的赞美,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和敬仰之情。他认为皇帝的恩泽无法回报,但忠孝之道却永远不会过时。作者通过这个结尾,表达了对忠孝之道的推崇和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丁兰的赞美和孝道的敬仰,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社会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民生艰难、家庭和睦、忠孝并重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创作背景
《赠汪孝子》是宋朝诗人林桷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环境:宋代重视孝道,孝道是当时社会的重要价值观,因此,许多诗人会通过诗歌来赞美和弘扬孝道。 2. 个人经历:林桷本人可能对孝道有特别的理解和感情,或者他在生活中遇到了类似汪孝子这样的孝子,深受感动,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3. 友人关系:林桷和汪孝子可能是好友,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汪孝子孝行的赞美和敬佩。 这些都是推测的创作背景,具体的情况需要更多的历史资料来确认。你可以查阅更多的宋代文学和历史资料,以获取更深入的了解。
上一首
《句》
下一首
《自赞》
诗词关键字: 遗骸 干戈 忠孝
相关诗词
  • 1
    [唐]
    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
    杳霭万丈间,啸风清独速。
    江南正霜霰,吐秀弄颛顼。
    似瑞惊坚贞,如魔试金粟。
    笋非孝子泣,文异湘灵哭。
    金碧谁与邻,萧森自成族。
    新闻赤帝种,子落毛人谷。
    远祖赐鹪鹏,遗芳遍南陆。
    对烟苏麻丑,夹涧筼筜伏。
    美誉动丹青,瑰姿艳秦蜀。
    因缘鹿苑识,想像蛇丘劚。
    几叶别黄茅,何年依白足。
    龙树蛰一花,砌瑶扫云屋。
    色静曼仙花,名高给孤独。
    青葱太子树,洒落观音目。
    法雨每沾濡,玉毫时照烛。
    离居鸾节变,住冷金颜缩。
    岂念葛陂荣,幸无祖父辱。
    光摇水
  • 2
    [元]
    尝疑王孝子,素履朴且庄。
    门生服县役,径行想不扬。
    孝子躬馌具,罄折在道旁。
    门生役已脱,诡道由此行。
  • 3
    [近代]
    又吹号筒又拿枪,咁多士兵来送丧,①咁多官员做孝子,死到阴间心也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