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十五首》
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难睹。 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大道只在目前》通过描述“大道”的显现方式,强调了“大道”与日常生活中的声色言语息息相关,旨在引导读者从日常生活中领悟“大道”的真谛。
首句“大道只在目前”,表达了“大道”就在我们眼前,但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领悟。这里的“大道”可以理解为人生之道、宇宙之道,或是智慧之道等更为广泛的含义。
“要且目前难睹”,进一步指出要想认识“大道”的真谛,并非易事。这里的“目前”强调了当前的、眼前的,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容易忽视“大道”的存在,难以察觉其真谛。
“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强调了要认识“大道”的真谛,不能脱离日常生活中的声色言语。这里的“声色言语”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交流方式,而“大道”的真谛就隐藏在这些现象和交流之中。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引导读者从日常生活中领悟“大道”的真谛,提醒人们要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从中发现“大道”的存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大道”与声色言语的关系,引导读者从日常生活中领悟“大道”的真谛。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智慧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
创作背景
《偈三十五首》是宋朝诗人释祖珍所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歌的创作背景与佛教文化和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释祖珍作为一位佛教僧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佛法、人生、自然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这些诗歌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还富有艺术美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在具体创作背景方面,可能与释祖珍个人的修行体验、与僧侣间的交流以及对佛经的理解有关。这些诗歌可能是他在修行过程中,对佛法、人生哲理的感悟,或者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体悟。
总之,《偈三十五首》是释祖珍在佛教文化背景下,结合个人修行体验和哲学思考所创作的诗歌,为中国古代文学和佛教文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相关诗词
-
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数不足。
泥牛入海过新罗,木马追风到天竺。
天竺茫茫何处寻,补陀岩上问观音。
普贤拍手呵呵笑,归去来兮秋水深。
-
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这里见得,黄面瞿昙。
隐身无地,其或渺漫。
不分照雇,眉毛鼻孔。
-
欲渡巨少,必假方舟。
橹棹俱全,风帆两便。
夜观星月,昼视云山。
万里之遥,一瞬可到。
人心尽畏波涛险,未必被涛险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