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蔡孚五亭咏》
章奏中京罢,云泉别业归。 拂琴铺野席,牵柳挂朝衣。 翡翠巢书幌,鸳鸯立钓矶。 幽栖可怜处,春事满林扉。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白描手法,语言清新自然,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恬淡闲适的情感。
首联“章奏中京罢,云泉别业归”,直接点明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颔联“拂琴铺野席,牵柳挂朝衣”,描绘了诗人归隐途中的情景,抚琴、牵柳,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闲适之情。颈联“翡翠巢书幌,鸳鸯立钓矶”,用色彩鲜明的比喻,描绘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归隐之乐。尾联“幽栖可怜处,春事满林扉”,以满林春事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山林春色的喜爱,又暗示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中“云泉”、“书幌”、“钓矶”等意象,传达出诗人追求清幽、雅致生活的愿望。同时,“翡翠”、“鸳鸯”等象征着美好、和谐的意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整首诗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表现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
创作背景
《同蔡孚五亭咏》是唐朝诗人徐晶的诗作,其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唐朝是我国古代文学繁荣的时期,诗歌作为当时的主要文学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徐晶作为唐朝的诗人,受到了时代的影响,对诗歌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蔡孚是唐朝的一位名士,他与徐晶交往密切,二人常有诗歌唱和。《同蔡孚五亭咏》就是徐晶在与蔡孚游览五亭时,受到景色的启发,共同创作的一组诗歌。诗歌描绘了五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综上所述,《同蔡孚五亭咏》的创作背景是唐朝文学繁荣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徐晶与名士蔡孚的交往经历。
相关诗词
-
风流人物两相逢,白傅高文纪汉公。
三圃五亭装郡景,千花万卉媚春风。
-
一麾来此不岩丘,也学东山谢传游。
今日鸟声并水色,不知何似五亭幽。
-
薰风弦上奏。
正蛙鸣池沼,莺吟槐柳。
龙涎喷金兽。
一番疏雨、梅黄时候。
神仙旧友。
爱五亭、山明水秀。
向时庆旦,高明富贵,殆由天授。
知否风流儒雅,利达丛中,似公稀有。
芝兰挺秀。
看早晚,定成就。
况雪儿佳丽,歌清舞妙,管取天长地久。
愿年年预借菖蒲,劝君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