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声嘹唳渡榆关,尽罢虚弦落照间。 却讶征鸿偏有胆,又随春信到天山。 |
| 这首诗描绘了征人远戍天山,边关狩猎的情景。首句“数声嘹唳渡榆关,尽罢虚弦落照间”,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边塞春景图。诗人用“嘹唳”一词表现雁声,突显出雁阵飞渡的雄姿,同时“嘹唳”也是诗人心境的写照,是戍边者特定的“闻雁”方式。第二句点出狩猎的主题,展现了将士们暂息弓弦、共赏落日的闲适生活。 “却讶征鸿偏有胆,又随春信到天山。”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意想不到之处。原本以为戍边的雁儿已经习惯了长空独舞、大漠孤烟、冰雪严寒,也习惯了那种一年一年的孤独与守望。而当它们又如约而至,随着春天的脚步声飞越榆关,飞越辽阔的大地,来到天山时,居然还那么勇敢,那么有胆。它们也随着春天的使者,把春的信息带到了天山。这表现了将士们对春的渴望与期盼,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情感深沉而热烈,通过对边塞生活细微而富有特征的描绘,展现出征人戍边生活的艰苦卓绝、乐观豪迈,同时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寓情于景,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诗中通过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的表现手法,使得诗歌主题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