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
记得当年过此桥,月明江上暑风消。 而今重到经行处,空有湖光伴寂寥。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的诗,表达了作者重游故地所感受到的变迁与孤寂之情。
首句“记得当年过此桥,月明江上暑风消”,以回忆的笔法开头,营造出一种闲适恬静的气氛。作者似乎重回到了学生时代,又来到了当年暑热难耐的江桥边。皓月当空,江风习习,暑热顿消。一个“记”字,一个“暑风消”的意境,把人带进了一个美好的境界。
接着,诗笔一转,承转之间,跌宕有致。“而今重到经行处,空有湖光伴寂寥。”一个“空”字,道出了“重到”的哀情。这里并非是写眼前景色的实写,而是一种内心感受的抒写。眼前的湖光月色,无一不是客观存在,自然不会感到“寂寥”,之所以有感,是因为“重到”故地而感到了“寂寥”。这正是诗人的主观感受。这感受是深沉的,难以明言,但又不能不说的,所以用了“空”这个词语。在深沉的哀愁中,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感觉。
诗以景结情,真切深刻。诗的中间两句是承转的关键,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而结尾的一句“空有湖光伴寂寥”,则化实为虚,以景结情,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使读者产生不尽的余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平淡朴实,而内涵丰富。它以淡淡的笔墨,写出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在的哀愁惆伥之情。整首诗借景抒怀,层次分明,情景交融,是一首非常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
创作背景
**宋代诗人张亢的《长桥》可能创作于南宋朝廷抗金胜利的背景下**。当时,南宋军队在岳飞、韩世忠等将领的带领下,屡次战胜金兵,收复了一些失地。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通过《长桥》一诗来表达对抗金胜利的喜悦和对国家兴亡的感慨。然而,具体创作背景需参考更多的文献和历史资料才能确定。
相关诗词
-
曙光东向欲胧明,渔艇纵横映远汀。
涛面白烟昏落月,岭头残烧混疏星。
鸣根莫触蛟龙睡,举网时闻鱼鳖腥。
我实宦游无况者,拟来随尔带笭箵。
-
平昌四见碧桐花,一睡三餐两放衙。
也有云山开百里,都无城郭凑千家。
长桥夜月歌携酒,僻坞春风唱采茶。
即事便成彭泽里,何须归去说桑麻。
¤
-
夕鸟已西度。
残霞亦半消。
风声动密竹。
水影漾长桥。
旅人多忧思。
寒江复寂寥。
尔情深巩落。
予念返渔樵。
何因适归愿。
分路一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