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钓台》
            
            
            
会心林木已居懽,登览还知天地宽。 莫讶钓台有真赝,一潭秋月照人寒。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登高远眺,欣赏自然美景。首句“会心林木已居懽”表达了诗人对林木的喜爱和欣赏,他们欢快地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诗人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句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林木拟人化,赋予它们情感和生命,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林木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登览还知天地宽”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感受到天地的广阔和深远。这句诗中的“天地宽”也表达了诗人的心胸开阔,能感受到宇宙的宏大和深邃。这种境界是通过对自然的欣赏而获得的,也是诗人内心的体验和感悟。
接下来的两句“莫讶钓台有真赝,一潭秋月照人寒”则是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第一句“莫讶钓台有真赝”是在说不要因为一些事物真假难辨而感到奇怪或者惊异,这是因为诗人在登台观赏美景时,心中所感悟到的是事物的本质和真谛,而不是表面的现象。这既是对钓台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阐释。
“一潭秋月照人寒”则是形容潭中的秋月照亮了周围的环境,让人感到寒意。这句诗运用了秋月和寒意这两个意象,来描绘一种寂静、清冷的美感。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净和宁静,让他能够欣赏到这种美,同时也让他感到心灵的净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登高远眺、欣赏自然美景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它告诉我们,人生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欣赏,而只有当我们内心清净、宁静时,我们才能真正地领悟到这些美好。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放松心情,多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时也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宁静。
 | 
             
创作背景
  
 **《题钓台》的创作背景与严子陵钓台有关**。严子陵钓台是东汉古迹之一,因东汉高士严光(字子陵)拒绝光武帝刘秀之召,拒封“谏议大夫”之官位,来此地隐居垂钓而闻名古今。历代不少文化名人如李白、范仲淹、孟浩然、苏轼、陆游、李清照、朱熹、康有为、脬达夫、张恨水等来过钓台,并留下不少诗文佳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