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大涤洞天留题》

地胜群峰秀,山高宿雾昏。
灵宫从昔著,仙迹至今存。
嵌洞窥天巧,飞泉挟石奔。
尘缘何日了,小築占云根。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历史遗迹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美景和古老传说的赞美,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首句“地胜群峰秀”,描绘了大地之美,群峰秀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句“山高宿雾昏”,进一步描述了山峰的高耸和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 第三句“灵宫从昔著”,提到了古老的庙宇或灵宫,表明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第四句“仙迹至今存”则表达了对古代仙人遗迹的敬仰和向往,体现了人们对神秘力量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嵌洞窥天巧,飞泉挟石奔”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通过描述石洞的巧妙和飞泉奔流的壮观,进一步展现了山水的美丽和神奇。 最后两句“尘缘何日了,小築占云根”则是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向往。诗人感叹尘世的纷扰和烦恼,渴望有一天能够摆脱尘世的束缚,过上一种清静超脱的生活。他希望能够在这片山水之间建造一个小屋,以此为寄托,远离尘世的喧嚣。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美景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追求。
创作背景
**《大涤洞天留题》的创作背景与宋钦宗靖康年间金兵南侵的历史事件有关**。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进攻,洛阳、汴京等地均受到战火破坏。朱敦儒为了逃避战乱,携家南逃,先后经过淮海地区、金陵,然后沿江而上到达江西,再从江西南下广东,避难于南雄。这首词是在他南逃途中,避难江南,舟行长江时,借古抒怀,表达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具体写作年月已不可考,但大致可推断为建炎晚期(公元1129年—1130年)。
诗词关键字: 飞泉 群峰 尘缘
相关诗词
  • 1
    [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2
    [宋]
    凤楼郁郁呈嘉瑞。
    降圣覃恩延四裔。
    醮台清夜洞天严,公宴凌晨箫鼓沸。
    保生酒劝椒香腻。
    延寿带垂金缕细。
    几行鵷鹭望尧云,齐共南山呼万岁。
  • 3
    [宋]
    一脚从别海南船,身逐云飞江浙天。
    走遍洞天寻隐者,不知费几草鞋钱。
朱堂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