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西村老叟》

西村逢老叟,事事皆天真。
发白不记岁,鸟鸣知是春。
耕桑了衣食,儿女俱和循。
日暮野中归,荷锄仍带薪。
见人但恭敬,尘满头上巾。
未尝褒都邑,岂闻有君臣。
我疑百世下,犹有羲皇民。
作品赏析
这首诗《西村逢老叟,事事皆天真》是一首对乡村生活的生动描绘,通过对一位老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纯真、质朴的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城市生活的反思。 首句“西村逢老叟,事事皆天真”直接点明主题,诗人遇到了一位天真无邪的老人,通过这位老人,诗人将乡村生活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发白不记岁,鸟鸣知是春”这两句诗描绘了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老人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但他却忘记了年龄,对自然的声音有着敏锐的感知,知道何时是春天。 “耕桑了衣食,儿女俱和循”这两句诗描绘了老人勤劳朴实的形象,通过耕种和养蚕,老人解决了自己的衣食问题,与儿女和睦相处,过着和谐的生活。 “日暮野中归,荷锄仍带薪”这两句诗描绘了老人在田间劳作后归家的场景,他带着锄头和责任感,展现出一种勤劳和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见人但恭敬,尘满头上巾”描绘了老人待人恭敬有礼的形象,尽管他生活简朴,但他的精神世界丰富。 “未尝褒都邑,岂闻有君臣”这两句诗表达了老人对城市生活的淡漠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他未曾去过繁华的都邑,也未曾听过君臣之礼,这体现了他对淳朴乡村生活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位乡村老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纯真、质朴的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城市生活的反思。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劳动、责任和恭敬有礼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这种生活态度在乡村生活中更为常见,也更为人们所推崇。最后,“我疑百世下,犹有羲皇民”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未来社会的期待。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诗词关键字: 老叟 君臣 鸟鸣
相关诗词
  • 1
    [宋]
    绿郊凝望久徘徊,落日川原映古台。
    江上晚风三弄笛,陇头春信一枝梅。
    东西陌外烟光度,紫翠峰前霁色开。
    不是罗敷莫迥首,城南五马使君来。
  • 2
    [明]
    东村有松桧,西村满杨柳。
    我家住村东,来往村西久。
    浮阳起郊原,游衍及亲友。
    取荫东西村,常倒尊中酒。
    风霜倏摧厉,此意遂相负。
    吾庐翳松桧,摇落殊未有。
    ¤
  • 3
    [明]
    东村西村姑恶啼,家家麦熟黄云齐。
    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