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村老叟》 耕桑了衣食,儿女俱和循。

耕桑了衣食,儿女俱和循。

意思:耕种了衣食,儿女都和沿。

出自作者[宋]释文珦的《西村老叟》

全文赏析

这首诗《西村逢老叟,事事皆天真》是一首对乡村生活的生动描绘,通过对一位老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纯真、质朴的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城市生活的反思。 首句“西村逢老叟,事事皆天真”直接点明主题,诗人遇到了一位天真无邪的老人,通过这位老人,诗人将乡村生活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发白不记岁,鸟鸣知是春”这两句诗描绘了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老人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但他却忘记了年龄,对自然的声音有着敏锐的感知,知道何时是春天。 “耕桑了衣食,儿女俱和循”这两句诗描绘了老人勤劳朴实的形象,通过耕种和养蚕,老人解决了自己的衣食问题,与儿女和睦相处,过着和谐的生活。 “日暮野中归,荷锄仍带薪”这两句诗描绘了老人在田间劳作后归家的场景,他带着锄头和责任感,展现出一种勤劳和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见人但恭敬,尘满头上巾”描绘了老人待人恭敬有礼的形象,尽管他生活简朴,但他的精神世界丰富。 “未尝褒都邑,岂闻有君臣”这两句诗表达了老人对城市生活的淡漠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他未曾去过繁华的都邑,也未曾听过君臣之礼,这体现了他对淳朴乡村生活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位乡村老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纯真、质朴的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城市生活的反思。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劳动、责任和恭敬有礼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这种生活态度在乡村生活中更为常见,也更为人们所推崇。最后,“我疑百世下,犹有羲皇民”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未来社会的期待。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村逢老叟,事事皆天真。
发白不记岁,鸟鸣知是春。
耕桑了衣食,儿女俱和循。
日暮野中归,荷锄仍带薪。
见人但恭敬,尘满头上巾。
未尝褒都邑,岂闻有君臣。
我疑百世下,犹有羲皇民。

关键词解释

  • 衣食

    读音:yī shí

    繁体字:衣食

    短语:衣食住行

    英语:back and belly

    意思:I

     1.衣服和食物。泛指基本生活资料。
       ▶《左传•庄

  • 儿女

    读音:ér nǚ

    繁体字:兒女

    短语:亲骨肉 囡

    英语:children

    意思:(儿女,儿女)

     1.子女。
      ▶《后汉书•冯衍传下》:“儿女常自操

  • 耕桑

    读音:gēng sāng

    繁体字:耕桑

    意思:种田与养蚕。亦泛指从事农业。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身率妻子,戮力耕桑。”
      ▶唐·韩愈《和卢郎中云夫寄示盘谷子歌》:“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