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简隐居陈公俦伯英》

士人臭味自薰兰,一度相逢一破颜。
随牒抗尘吾著急,弄花踏月子偷闲。
熟眠无梦到槐国,倦醉有人扶玉山。
李杜吟魂已长往,兴来时以笔追还。
作品赏析
这首诗《士人臭味自薰兰,一度相逢一破颜。随牒抗尘吾著急,弄花踏月子偷闲。熟眠无梦到槐国,倦醉有人扶玉山。李杜吟魂已长往,兴来时以笔追还》是作者对一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描绘,它反映了作者对自由自在、闲适恬淡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首句“士人臭味自薰兰”描绘了士人生活的雅致和品味,他们如同薰兰一般,散发着淡雅的香气,给人一种高雅的感觉。这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一度相逢一破颜”表达了作者对短暂的相遇和交流的珍视,它打破了士人的日常面具,让他们感受到了彼此的真实情感。 “随牒抗尘吾著急”描绘了作者在面对官场压力时,渴望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弄花踏月子偷闲”则描绘了作者在花间月下,享受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这是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熟眠无梦到槐国”表达了作者对没有烦恼和压力的平静生活的向往,他渴望能够安然入睡,没有梦魇的困扰。 “倦醉有人扶玉山”则描绘了作者在醉酒后,有人扶他回家,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最后,“李杜吟魂已长往,兴来时以笔追还”表达了作者对李白和杜甫的敬仰之情,他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用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闲适恬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自然和文化的热爱。通过描绘官场的束缚、短暂的相遇、自然的美丽、平静的生活和对文化的敬仰,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内心的世界和对生活的理解。
上一首
《松花》
下一首
《独立》
诗词关键字: 追还 士人 月子
相关诗词
  • 1
    [宋]
    老来楷法不如初,试向间齐习草书。
    落笔何曾见飞动,雕章早已过吹嘘。
    伯英比圣功难到,怀素称狂力有馀。
    若谓伊余堪继踵,祇应缘木可求鱼。
  • 2
    [明]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
    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
    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
    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
    风惊电掣浮云飞,蛟龙奋跃猛虎驰。
    汉晋草法千载师,张颠藏真亦绝奇。
    一代精艺才数辈,遗墨千人万人爱。
    固知顿挫出腕力,亦用飞动生神采。
    古来篆籀今已讹,何况隶草讹愈多。
    吾书岂必论工緻,诚悬有言当默识。
    宣德七年二月十五日御武英殿书赐程南云
  • 3
    [唐]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