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
边郊草具腓,河塞有兵机。 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 武貔东道出,鹰隼北庭飞。 玉匣谋中野,金舆下太微。 投醪衔饯酌,缉衮事征衣。 勿谓公孙老,行闻奏凯归。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边郊草具腓,河塞有兵机”,描绘了边疆地区草木凋零,战事频仍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忧虑。
颔联“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借用典故,表达了朝廷对战争的重视和将领的威严。
颈联“武貔东道出,鹰隼北庭飞”,描绘了军队出征的场景,表达了对军队的敬意和期待。
尾联“勿谓公孙老,行闻奏凯归”,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期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军队的敬意和期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是一首应制诗,所谓的应制诗,就是奉皇帝之命而创作的诗歌,相当于命题作文。这种诗歌的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形式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唐朝的一次军事行动。当时,唐朝为了抵御外族的侵略,派遣了一位名为张仁亶的大将担任朔方军大总管,负责守卫边疆。皇帝亲自送行,并命令一些文人创作诗歌以颂扬这次行动。李乂的《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辞典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
-
地限骄南牧,天临饯北征。
解衣延宠命,横剑总威名。
豹略恭宸旨,雄文动睿情。
坐观膜拜入,朝夕受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