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西夏事》
承平废边事,备预久已亡。 万卒不知战,两城皆复隍。 轻敌谓小丑,视地固大荒。 愿因狂狡叛,從此葺边防。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边境形势的担忧。从“承平废边事,备预久已亡”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边境长期和平,戒备意识逐渐淡薄,准备已经荒废。这暗示了边境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万卒不知战,两城皆复隍”描绘了士兵们不知道如何战斗,两座城池却因为无人维护而变成了烂泥塘。这进一步表明了边境的混乱和无序。
“轻敌谓小丑,视地固大荒”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轻视,认为他们只是一些小丑,而认为当地形势非常危险。这种态度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最后,“愿因狂狡叛,从此葺边防”表达了作者希望借助敌人的叛乱来加强边境防卫的愿望。这显示出作者的军事策略和果断决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境的混乱和无序,表达了作者对边境形势的担忧,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的军事智慧和果断决策。
|
创作背景
范雍的《纪西夏事》的创作背景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的战争和边境争端。在北宋承平时期,人们忽视了边境的重要性,没有做好边防的准备,而西夏则利用这个机会发动叛乱,攻占边境城池,给宋朝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范雍作为一位北宋宰相和名臣,参与了对西夏的围剿和防御工作,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诗,呼吁国家应该意识到边境的重要性,加强边防修复,以保卫国家的安全。同时,他也是通过对西夏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相关诗词
-
援车登陇坂,穷高遂停驾。
延望戎狄乡,巡回复悲咤。
滋移有情教,草木犹可化。
圣贤礼让风,何不遍西夏。
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诈。
所适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
丹墀曾独绎丝纶,御札亲题第一人。
莺喜上迁张笔力,马谙西讨仗威灵。
亚夫金鼓从天降,韩信旌旗背水陈。
耆致尔功还奏阙,图形仍许上麒麟。
-
剧贼称中塞,驱驰甲铠精。
昔惟矜突骑,今亦教攻城。
伏险多邀击,驱羸每玩兵。
拘俘询虏事,肉尽一无声。